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汽车  > 正文

中国豪车市场增速减半 宝马调低大型车产能

2014-12-04 09:55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号:       转发 打印

  随着宝马7系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市场的降温,宝马不得不对其全球产能做出调整。日前,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方面已经降低产能。”

  BMW7系和X5都是宝马大型车的代表车型。据记者调查,今年以来,宝马7系和X5在中国市场表现一直不乐观。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市场,前7月7系市场份额下滑近3个百分点,X5下滑近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增速已经从今年一季度的35.4%一路下滑至10月份的16.8%,增幅减半。

  由于市场份额下滑,库存高企,部分经销商甚至不再进货。“这很可能是宝马总部对产能做出调整的根本原因。”一位宝马在华经销商表示。

  有分析认为,宝马集团的这一策略是一把双刃剑,在缓解经销商库存压力的同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将受到影响,其全球豪华车冠军宝座可能受到挑战。

  安格表示:“未来宝马在华将发力两个细分市场——SUV和紧凑级豪华车市场。”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宝马2系旅行版和新一代X6即凸显了宝马未来的发力点。

  宝马调低大型车产能/

  安格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面对中国豪华车市场增速放缓的态势,我们及时与经销商进行了沟通,德国方面马上对大型车做了减产,特别是像宝马X5和宝马7系这样的车型,以避免对经销商产生库存压力。”

  这并不是宝马首次针对7系的在华产销情况进行调整。为了维持价格体系的稳定,去年底宝马本计划调低7系在华销量目标。但是面对奔驰新S级车的上市,宝马7系为保住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维持宝马品牌旗舰车型的市场地位,最终7系在华的目标被逆势调高。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中国豪华车市场增速在今年开始放缓,同时在反垄断调查和平行进口业务获得政策支持的叠加影响下,豪华车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持币待购现象,经销商库存直线飙升。三季度,宝马不得不再次对7系的目标进行调整,下调幅度达到了50%。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10月豪华车市场增速下滑至16.8%,达到了今年的最低点。今年一季度,豪华车市场的增速为35.4%,二季度收窄至20%,三季度进一步收窄至19%。

  在安格看来,未来中国豪华车市场的这一态势仍将延续。他认为:“2015年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增幅会略高于10%。同时,中国豪华车市场较低两位数的温和增长态势会一直延续到2020年。”

  “虽然终端表现滑坡,但是厂家的销量目标不变,这导致宝马X5和7系等车型的库存达到历史高点。我们店7系的库存已经达到6个月。”一位宝马经销商告诉记者,7系这样百万元级别的高端车型,巨大的库存挤占了大量资金,导致经销商资金链异常紧张,因此部分经销商已经停止进货,放弃销售目标。这恐怕是宝马集团调低7系和X5产能的重要原因。

  发力SUV和小型车保增长/

  随着中国豪华车市场增速放缓,宝马在华的整体表现也开始降温。来自宝马集团的数据,今年1~5月宝马在华月均销量增幅超过20%,6月增速下滑到16.6%,首次回落至20%以内;8月增幅仅为7.8%,首次回落到个位数,9月增速继续回落至3.7%,达到今年的最低点。随后,宝马宣布其10月在华销量增幅超过20%。

  作为宝马集团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市场销量增幅的收窄很可能影响到宝马集团的全球销量,导致宝马全球豪华车第一的位置受到挑战。

  今年7月,奥迪凭借中国市场的增长,实现了14.4万辆的全球销售业绩,当月宝马的销量为13.94万辆,这是今年以来宝马第三个月落后于奥迪。

  为了继续保持在中国市场高增长的态势,宝马开始发力SUV和紧凑级豪华车两个细分市场。

  安格表示,目前在中国上述两个车型具有更为突出的市场潜力。因此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宝马集团发布了2系旅行版车型,这款车型将于明年正式在中国开售,同时新一代X6也正式亮相车展。

  安格透露,未来宝马还将推出X7,目前以进口方式销售的X3未来也将国产。同时,一款小于宝马3系的全新入门级车型和一款兼备实用性和驾驶性的紧凑级车型也将在华实现国产。

  在今年宝马在华推出超过10款新车的基础上,“2015年宝马在华依然有超过10款的新车型会推向市场,会进一步满足细分市场的需求。”安格透露。(记者 刘卫琰)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