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汽车

新能源车骗补名单已上报国务院 或有国资企业在内

2016年09月05日 08:37:12  来源:经济观察报
字号:    

  谁在新能源车骗补名单上? 或有国资企业涉嫌骗补

  王国信 刘晓林

  “最终的调查报告已经呈交国务院,我们现在等待最后的批示,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公布。”近日,财政部、工信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这份打着“机密”字样的调查报告中,包含着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在今年上半年通过长达半年时间调查而列出的骗补企业名单。这份报告早在七月就上报国务院,但至今未对外公布。

  但报告内容和名单,中央高层已然知悉。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7月初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已经公开表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就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督查报告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惩处骗补行为并完善相关制度。同时,近日大连市发布了《关于纯电动客车市财政购置补贴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表明,国务院已经在政府内部公布了骗补督查结果。而财政部人士在近期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上也开始对监察工作做出反思,坦诚监督“存在诸多漏洞”,并开始部署下一步工作。

  “适应产业发展新问题,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满足产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急需财政政策进行调整。”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表示。财政部同时表示,未来财政补贴政策将在四个方面发生改变:首先,配合工信部在提高技术门槛的基础上提高财政补贴政策;其次,补贴标准将在弥补成本差价和促进技术创新上实现基本平衡;第三,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管平台;第四,建立市场化的扶持机制。

  调查报告内容实际上已处于半公开状态。在7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主持的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参会者包括工信部、国资委等十个部委的官员,以及来自28个新能源汽车重点推广省市自治区的官员,此外还有包括 比亚迪 、郑州 宇通客车 等在内的部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高层。这次会议被认为是“标志着骗补核查行动已经完成”。

  在这次会议上,肖亚庆宣读了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的调查报告,但对于最受关注的骗补企业名单,并没有公布,而相关部门对此进行了严格保密管理。外界对此的猜测是,涉及企业的数量和层级可能较为令人意外,而地方政府也可能参与其中——企业数据造假骗补等行为往往并非企业一家之恶,在一些极端的骗补案例中,有时候地方政府也沦为“帮凶”。“国资委主任宣读调查报告本来也是一个有意味的事情,为何四部委的调查报告要由国资委宣读?”对于此举,国资委一位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透露,原因在于汽车行业企业大部分为国有企业,而在这次调查中,有国资企业涉嫌骗补,而由肖亚庆来宣读报告,实际目的是为了震慑国资系统,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谁在骗补名单上?

  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启动至今已经超过7个月了。1月21日,工信部联合财政部等四部委宣布启动骗补调查,要求在2月5日前上报企业自查报告,随后有消息表示骗补调查结果将在四月左右公布,此后6月、7月再次有媒体报道称骗补企业名单将公布,但时至今日,这份名单依然没有确切的公开时间。骗补名单为何迟迟不公布?

  有消息人士表示,“真实”的新能源汽车骗补名单,有可能会像一个炸弹,威力将远超当年的家电企业骗补。或许正因如此,国家层面有自己的考虑,但对于企业来说,这正成为一种煎熬。“调查组来调查过了,但没有给出具体的结论,我们也不好说什么。”8月31日,一家新能源汽车负责市场的中层管理人员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在近期一次小风波中,这家企业被认为有“骗补嫌疑”。

  骗补名单与补贴、政策调整等紧密关联,对于任何关联的一方来说,都可能是一颗地雷。由于名单迟迟不公布,一些中小型企业无法获得银行授信和贷款,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而这一影响还波及到经销商。同时,由于名单未公布,新能源汽车补贴也无法按时拨付,有企业近两年的国家补贴和绝大多数地方补贴仍处于亏欠状态,累计金额达到数十亿元,给公司造成严重的资金压力。

  “在骗补调查最后结果没有出来之前,银行是不敢给经销商授信贷款的,所以我们整个资金链都紧张了,幸亏有吉利大树靠着,不断输血。”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鲍文光此前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骗补名单未公布,实则是关系到《推广目录》和《免购置税目录》的停止受理及公布,新能源汽车行业许多新的产品受到目录公布的影响,上市推广及交付客户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不确定性。这对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9月1日,比亚迪和戴姆勒汽车合资高端电动车品牌腾势汽车CEO严琛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除此之外,由于骗补名单未公布,一些模式创新也受到影响。“汽车租赁等模式现在很容易被当成是骗补,没有明确的界定方式。”北汽新能源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名单早日公布,让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好的响应国家政策和标准,更好的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严琛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到底谁在骗补名单上?目前大多数所谓的“骗补企业名单”,其实只是援引自央视的一次公开报道,在该报道中,央视列举了十大销售数据存在嫌疑企业——2015年12月销量占全年50%以上。但并未有证据说明这些企业是造假骗补。目前,真正被媒体曝光的也只有一家名为“吉姆西”的地方小企业。但从国资委宣读调查报告和肖亚庆表态来看,名单之上可能不止于此。

  肖亚庆在讲话中表示,报告甚至引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震惊”。“我们也不清楚何时公布名单,我们一直在跟进。”在关于这份骗补名单的问题上,工信部人士对记者表示。但管理钱袋子的财政部近日放出风声,对经济观察报记者暗示骗补企业名单的公布日期已经临近。

  釜底抽薪式整治

  实际上,一开始新能源汽车骗补只是被当做小概率事件,但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情开始逐渐升级。在西安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痛批骗补行为,认为是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添乱、抹黑”。马凯在会上强调,“出现骗补行为是生产企业受利益驱动,但监管部门也存在漏洞,涉嫌失职渎职人员也要根据规定进行处理”。

  而由此,对骗补调查惩处,已从单纯的企业扩大到了监管部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日常监管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少的差距,还有很多的漏洞,监管手段还相对落后。”宋秋玲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上也表示。而回顾今年前7个月中,国家分批次进行了三次调查,一直处于不断升级之中。

  今年1月20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文,表示将对部分地区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2月1日,财政部召开会议,明确新能源汽车专项核查的范围覆盖25个省市、近三年获得过“国补”的全部90家新能源车企,同时表示将“延伸检查部分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企事业单位及地方政府。”

  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下属国家信息中心突然前往江苏、广东等省份调研。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国家信息中心可能是想了解市场是否真的需要新能源汽车、生产出来的车辆是否真的在路上跑。但调研结果,调研组成员表示不会公开,而直接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

  4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办公厅对15个省市组织开展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情况实地督查。督查共分5组,分别由国办督查室、工信部装备司、发展改革委产业司、科技部高新司、财政部经建司带队。这是自今年1月以来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第二轮督查。

  与一月份发文不同的是,4月此次督查部门又新增了国务院办公厅牵头的国办督查室。本次核查有所不同的是,除对财政补贴资金监管使用的核查以外,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各部委分别带队——比如国办去了安徽、河北等地,而调查内容扩展到取消地方保护政策、充电设施建设等多方面,核查监督方式也更加多样。有媒体猜测,此次实地督查极有可能源自各部门认为此前企业自查的情况不甚理想。

  浙江一家电动汽车有限公司高层对记者表示,这一次的调查查得很仔细,每一份文件都不错过。而在具体惩罚上,除了对情节严重的企业进行“取消生产资质”的严厉处罚,为了釜底抽薪整治骗补,在7月后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会同工信部一共梳理出了12个城市制定的19条地方保护措施,包含了公共交通领域,这接下来将会成为重点整治对象。而最为关键的补贴政策也在调整之中。

  政策全面大调整

  在西安会议之后不久,政策调整迅速而来。8月11日,发改委发布面向汽车行业内部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在这份意见稿中,发改委首次列出了其今后对于新能源汽车实施碳配额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案——这被认为是政策层开始释放加强市场化管理机制的信号。

  而仅仅相隔一天的8月12日,工信部也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 (修订)》(以下简称“准入规定”)公开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这一份由二十八条外加五个附件的管理规定洋洋洒洒地重新规定了从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到售后服务方方面面,透露出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品的准入门槛在收紧。

  这两项新政中,准入规定将约束和控制汽车厂商的产品安全性,以进一步减少车辆的安全隐患;而碳配额制度有望为整个汽车市场带来良性循环。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准入政策的设定是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而更细致的调整方向在8月下旬已经由财政部披露。“财政的普惠政策对培育新能源汽车初级市场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国际通行做法,但长期执行该政策企业容易患上政策依赖症、软骨病,缺乏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和压力,行业容易出现低水平的盲目扩张。”宋秋玲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夏季论坛上表示,其向外表示,财政部未来的补贴政策将在四个发面进行调整。

  这四个方面分别为:第一、提高技术门槛的基础上提高财政补贴政策;其次,完善补贴标准;第三是健全监管体系;第四是建立市场化的发展机制。具体来说,未来各类新能源车型都面临更严格、更细化的技术要求和更高的准入门槛。而补贴向技术更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倾斜。同时,补贴标准主要是弥补成本差价和促进技术创新上。

  在监督上,是此次政策较大的变化。“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少的差距,存在很多的漏洞,监管手段还相对落后,还停留在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场检查阶段,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信息化、网联化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反差。”宋秋玲表示。

  未来,财政部将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管平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动态掌握车辆的生产、销售、安全运行、充电设施的运营情况。地方监管强化对车辆上牌、车辆运行、补贴申报的环节要严格把关。而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行业管理,严格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准入,加大产品一致性的抽查和处罚力度。

  下一步,将积极配合工信等部门加快建立相关的市场化制度,该制度即为碳排放交易制度。但财政部同时表示,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扶持的力度不会“断档”。“我们期盼国家尽快让这些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落地,让新能源汽车企业真正的纳入到自己的战略规划中,确定更为长久的发展策略。”严琛表示。

  而在上述的大连市发布了《关于纯电动客车市财政购置补贴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已经明确界定车辆生产企业违规取得牌照、车辆卖给关联企业而非终端用户、车辆卖给终端用户但上牌后大量闲置的均属于骗补行为。并提出主要惩处措施包括:取消补贴资格、追回补贴资金、罚款、取消汽车生产资质等。

[责任编辑:葛新燕]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