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8月23日专电(记者赵洪南)在沈阳故宫不远处,坐落着这样一家企业——红墙环绕、警备森严,院内一幢古朴的红色二层小楼辉映着现代化的厂房。这里就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造币企业——沈阳造币有限公司。8月23日是这家跨越了三个世纪的造币厂成立120周年纪念日,由其营建的沈阳造币博物馆也正式开馆。
沈阳造币博物馆位于厂区内的一座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日式建筑内,馆内藏有清光绪二十四年铸成的“一圆银币”、大清宣统年造铜币、清末至民国初期的硬币压印设备——大洋机等展品数万件,集中展示了中国造币自近代以来跨越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华钱币文化的丰厚底蕴和中国造币的精湛技术实力。
沈阳造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文龙说,120年前的8月23日,为解决奉天制钱短缺,时任盛京将军的依克唐·阿奏请清廷设立的“奉天机器局”动工兴建,这就是沈阳造币有限公司的前身。1898年工厂开始转入一圆、五角、二角和一角银币的批量生产,当时生产的大清光绪二十四年“一圆银币”作为奉天机器局的首枚产品,在中国钱币铸造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循着博物馆中展示着一件件展品的数字纪年,可以看到,在近代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沈阳造币厂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1902年,奉天机器局从沙俄手中回归奉天当局,被严重焚毁的设备经全部重修后又恢复生产,机铸龙洋,开启了中国钱币制造的新领域;1945年,解放战争的硝烟中,沈阳造币厂一路向北被迫撤离,最终落脚佳木斯,从事东北银行法币、东北币的生产,为稳定东北解放区金融形势,支援东北人民对敌斗争作出了贡献;1949年,沈阳造币厂承担了第一套人民币五种面额、八个品种钞券的印制任务,并因此成为唯一一家参与了新中国历套人民币生产的企业。
杨文龙说,新中国成立后,饱经沧桑的沈阳造币厂获得新生。60多年来,沈币的生产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笨重的手工劳动到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沈阳造币博物馆作为一家专业性博物馆,不仅是沈阳造币的一张名片,更将成为中国印制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推动中国印钞造币的货币文化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