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21日在“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透露,国务院正酝酿出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意见,主要内容已在本月召开的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确定。农村生活污染将成为治理重点,但治理手段不会套用城市污染治理的做法。
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在论坛上表示,环保部已启动“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前期研究并设定了基本研究思路,下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课题,广泛征求意见。
重拳整治农村污染
“清新的空气必须从农村来,清洁的水源也来自于农村,食品安全离开农村也无所保障。”庄国泰在论坛主旨发言中指出,2008年我国已投入135亿元治理了两万多个村庄,我国共有60多万个村庄,这将为环保企业提供广阔空间。
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会上指出,各地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村居民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出行安全为基本目标,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庄国泰表示,由环保部牵头主导的“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已在内蒙古 、江西、广西 、湖北完成试点,环保部计划联合相关部委,力争在2014年完成全国“生态红线”划定技术工作,出台国家生态红线管控政策与生态红线管理法规。
“生态红线”将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依据。与“耕地红线”着重数量控制不同,“生态红线”将突出生态服务功能,实行地理空间控制,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或敏感区。同时,划定“生态红线”要明确环境质量的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的上限,充分考虑生态用水、生态用地、生态用能等因素。
研究“十三五”环保规划
赵华林表示,近期将从三个方面着手“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前期研究。首先是对“十三五”期间的形势要有准确判断,包括工业化程度、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同时,要从政治层面把握改革思路,将美丽中国、和谐社会等治国理念体现在环保工作中,并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工作目标。
其次是构建总体思路,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对专项领域进行研究,强化民生和环境质量导向,以群众关心的大气、地下水和土壤等热点问题为重点。在思路明确的基础上,加强新环境问题的研究,如汞污染、污染场地修复等问题。应当注重地方、区域与国家的互动,结合各省各地区规划,初步考虑地区差异化的有关研究。
再次是系统研究重点问题。一是注意舆论和社会关注的臭氧、光化学烟雾等与人体健康相关的问题;二是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注重人们的切身体验和直观感受;三是重点关注特殊区域和环境问题;四是设计重点领域路线图,从综合管理角度解决PM2.5等严重的环境问题。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