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成本高、摊位费上涨系主因
近期,海南省辣椒等冬季瓜菜的收购价格大幅下跌,全国冬季“菜篮子”再次出现“菜贱伤农”现象。
海南椒农有些扛不住了
作为冬季“菜篮子”,海南每年向全国输送近300万吨瓜果蔬菜。目前海南冬季瓜菜已进入上市高峰。
然而春节前后,海南冬季瓜菜多个品种出现“菜贱伤农”现象。陵水县圣女果价每斤1元几乎无人问津,海口佛手瓜5分钱一斤还卖不掉,青皮冬瓜每斤价格三四毛钱。不少种植户在网上发微博求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记者近日在海南省冬季瓜菜部分主产区调查了解到,各类冬季瓜菜的田头收购价均大幅下降,其中辣椒降幅尤为明显。据琼海市瓜菜协会秘书长李秀红介绍,目前线椒由去年同期的每斤4元降到0.5元,青泡椒和尖椒也由每斤3元多降到每斤三四毛,圆椒由每斤四五元跌至1元左右。
城市居民是否从下跌的瓜菜收购价格中受益?21日,记者发起“帮菜农问菜价”活动,选取尖椒、泡椒、黄瓜作为比对品种,因这几类蔬菜的冬季主产区在海南,每日数百辆汽车将它们运送到了内地大部分地区,尽管并不完全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短短几小时网民助力绘出一张以海南瓜菜田间收购价格作为基数的“全国菜价倍增图”,网民反映的不同地区5至20倍的菜价倍增在网上引起极大反响。
“卖难”“买贵”路线图
记者调查了解到,“卖难”主要是由于瓜菜种植面积扩大及产销对接不完善,海南与广东、广西等地瓜菜品种及上市时间冲突等原因;运输成本及流通环节成本上升、摊位费上涨等则成为“买贵”的主要因素。
记者调查了解到,从海南澄迈县田间到海口菜市场和超市,短短60公里的距离,蔬菜价格翻了4至5倍。以高品质的红尖椒为例,农田收购价格为每市斤3.5元,加上0.3元的包装成本和0.2元的批发利润,到达海口南北蔬菜批发市场后,价格上涨至4元左右,而超市及散户菜贩的销售价格已分别达到13.5元和5元。
海口大润发超市国贸店蔬菜部负责人黄彬说,超市蔬菜价格比批发价格约高40%,极个别易腐坏蔬菜价格更接近3倍涨幅。原因主要是菜品保鲜时间短、易腐烂,且仓储运输成本有所增加。
“海南岛内运输转销成本尚且如此,海南冬季瓜菜转运出岛,远至几千公里的运输转销加价则更为惊人。”黄彬说。
从琼海收购辣椒销往西安、上海等地的蔬菜收购商李建平介绍,一辆20吨左右的大货车运到上海,运输费用高达2万到2.2万元。每斤青泡椒的冷藏、包装、运输等费用需1~1.2元,是其收购价的3~4倍。
此外,摊位费上涨也是终端零售价高企的原因之一。今年元旦,三亚鸿港市场贴出公告称摊位费要在2012年的基础上上调20%,摊贩纷纷表示,“价格太高,承受不起”。
降低流通成本多方受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胡冰川认为,我国蔬菜品种多,蔬菜生产规模庞大,未来靠流通领域的发展才能够降低成本。
“应进一步完善扩大产销直供方式,加强农超对接、农集对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邓大才说。有关专家还建议,应降低各类农资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的研发,加强集贸市场摊位费管理,降低流通成本让农民和市民多方受益,实现全产业链的良性发展。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