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商业  > 正文

空气净化器日渐“走红” 过滤PM2.5成宣传噱头

2013-03-05 09:06 来源:石家庄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如今,人们对空气质量越来越重视,而近来的雾霾、沙尘天气更加“刺激”了人们对高质量空气的需求。记者近期走访市场了解到,从前普及度并不高的空气净化器,已经变得越来越抢手。

  空气净化器销量趋增

  近日,记者来到我市中山东路上的一家大型家电卖场。在该处,记者发现,有些小家电品牌已经将空气净化器摆在销售区域最显眼的位置,有些还开辟了专门的销售柜台。“这款产品安装了铂金除甲醛模块,对甲醛的净化率可以达到99%,而且终身免更换。还能超量过滤空气中的粉尘、二手烟、烟尘和细菌等。对现在危害最大的PM2.5也有过滤作用。”一位销售人员指着柜台上一款白色平板式空气净化器,向记者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我市市面上出售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主要有可除甲醛和不可除甲醛两种类型。在中山东路上的另外一家家电卖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近期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加剧了人们对PM2.5的担忧,使得空气净化类产品销售激增。目前,该卖场内许多品牌的空气净化器产品销量都翻了一番,而价格相对低廉的国产空气净化器销售更加火爆。“从价格区间来看,售价在1000-2000元之间的最畅销。”

  网上的空气净化器产品销售同样火爆。淘宝网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PM2.5”和“PM2.5空气净化器”的搜索指数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344.3%和6402.6%。在天猫商城的某小家电知名品牌官方旗舰店,一款标价3699元的空气净化器已经累计销售1791台。客服人员表示,这款机型在一个月内便售出565台,由于是品牌直销店,货源可以全国调配,但估计要等上一个星期才能安排发货。

  过滤PM2.5成宣传噱头

  “除甲醛、有效过滤PM2.5”,“秒杀细菌粉尘、轻松除霾”“对PM2.5过滤效率达99%”……日前,记者在一家网上商城的搜索引擎上输入“空气净化器”字样,结果显示,相关商品达到5万多个。各空气净化器厂家纷纷在广告中标榜自家产品是净化空气的“全能战士”,杀细菌、除甲醛、对抗PM2.5样样精通。面对这些所谓的全能产品,很多消费者却提出了疑问:一台机器真能这么“神”,把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都除干净?

  对此,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2011年12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了《空气净化器环保认证规则》,对净化器的净化性能及除菌性能等指标都作了明确规定,通过检验的产品方可允许使用环保认证标识,给空气净化器设置了基本的性能门槛。但是,《规则》中列出的检测方法,只有针对PM10颗粒物浓度进行的检验,并没有针对PM2.5的规定。

  业内人士认为,《空气净化器环保认证规则》本身和其参照的标准都是非强制性的,也就是说,目前,空气净化器不属于国家强制认证产品,国家也没有出台针对PM2.5净化效果的检验标准。市面上所售的空气净化器使用的多层过滤网,对颗粒、灰尘、病菌、甲醛等有害物质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对PM2.5可能也有一定范围的净化作用。但是,“对PM2.5的去除率达到99%”的说法,却是无从考证,更没有来自权威部门的认证报告。

  专家提醒:空气净化器应正确使用

  “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虽然对PM2.5颗粒的过滤作用不大,但用来去除家里的细菌和一些颗粒较大的污染物,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一位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其实,空气净化器的作用主要是去除污染气体,比如室内的装修味儿以及苯、甲醛等有害物质。由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的释放有持久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只有正确使用空气净化器,才能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专家提醒说,在使用空气净化器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视污染情况启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并不需要24小时启动,最好在室内环境受到污染的情况下使用。在冬季和夏季,配合加湿器使用效果会更好更佳。二是重视净化器清洁保养。要及时清洗机器的集尘极板,并在滤芯变黑时及时进行更换。三是注意净化器的摆放位置。注意不要靠近墙壁或者家具,最好放在室内的中心位置。四是注意观察净化效果。如果经过一定的使用周期以后发现净化效果明显下降,则需查看其过滤材料是否需要清洗或更换。

  另外,对于没有安装空气净化器的家庭,也可以通过经常开窗通风、合理摆放绿色植物等方式,来净化室内空气。

[责任编辑: 雍紫薇]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