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协会近日调查显示,国内种植棉花面积持续下降,创下10年来最低纪录。专家称,棉花种植面积减少,意味着纺织行业原料趋于紧缩,企业库存原料加工后就能卖个好价格。
种棉积极性下降致面积萎缩
据中国棉花协会调查,2013年棉花种植面积预计下降6.8%,至6818万亩,这是10年来首次跌破7000万亩。黄河流域下降最明显,尤其是河南,已由产棉大省变为产棉小省。此前,有专家预计2013/14年度美国陆地棉种植面积980万英亩,比2012/13年度减少19%。
据了解,此次国内种植面积下降主要集中在内地,尤其是河南、山东、河北等传统产棉区。专家称,主要原因是种棉费工费时,农村劳动力缺乏,过去小农经济的棉花种植方式遇到挑战,难以规模生产,农民种棉积极性大打折扣。
业内人士预计,2013年度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将下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植棉相对收益在下降。尽管国家连续两年出台收储政策,保证了农民棉花种植收益,但是由于粮食最低价在提高,棉花整体比价在下降,因此长江和黄河流域种植意向下降特别明显。此外,2011年和2012年3月国家发布临时收储政策,今年却还没有正式公布,也影响了棉农的种植积极性。
美预测棉花对华出口量将增加
据记者了解,美国2012/13年度棉花预测出口量略上调至1250万包,主要是对中国出口量的增加。预测年终库存量为450万包,库存量/消费量为28%。预测棉花年度农场平均价格为69~73美分/磅,下限上调3美分,上限上调2美分,反映出去年12月份价格大幅上涨的状况。全球2012/13年度棉花产量、消费量和库存量仅略作调整,中国棉花的产量和进口量的增加促使库存量上调。中国棉花进口量上调150万包,达到1400万包,由此提振全球贸易量上调到相同幅度。
具体到国内外棉价,专家普遍认为,供需格局的改善,一定程度上利好全球棉价,但国内棉价受制于高库存以及政策调控,难以出现大幅反弹。
全球棉花库存主要集中在中国,因此国外棉花供需并不是特别宽松。从走势上看,国内外棉花价格都已经逐渐走出底部,特别是美棉过去4个多月上涨幅度超过30%。考虑国内棉花抛储和配额政策,国内对进口棉花需求仍在增加,美棉仍有上涨动力;而国内则受制于政策,上涨空间有限。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闫岩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