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商业  > 正文

“顺二代”创业也不易:借老窦钱还要出高息

2013-08-16 09:00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文/记者梁超仪

  在最近举行的一场顺德接班人培训班上,顺德区副区长乔吉飞通报一系列关于顺德青年企业家的调查报告数据。数据显示,75%的“顺二代”愿意接手父母企业,有七成的顺二代接手同时还着力创办自己的企业。

  相对于父辈30年前一次创业的光景,“顺二代”出生于条件优厚的家庭,他们并不满足于单纯接手父辈的企业,而选择开创新企业。调查显示,不少顺二代青睐于自己创业,以大良青年企业家协会为例,里面的60多名顺二代企业家,有10多名选择了创办新企业。

  现状:

  顺二代爱冒险勇开新天地

  顺德的经济背后,潜藏着一大批的富豪企业家,扎根本土的民营经济,书写出了一个个家族企业故事。

  近日,一场由政府部门组织的顺二代接班企业家培训班上,顺德区副区长乔吉飞参与其中,鼓励顺二代企业家的成长,并表示,如今顺德企业家的交班问题,已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家族传承的范畴。

  乔吉飞透露,根据摸底调研的数据显示,75%的“顺二代”愿意接手父母企业,70%顺二代接手同时还着力创办自己的企业。但是这一群体在接班过程中也遭遇了各种水土不服,数据显示,“顺二代”企业家有60%认为在于不熟悉父辈关系网络和难以处理代际冲突,67%和50%认为缺少行业经验,33%认为缺乏对政策和宏观环境的把控。

  案例:

  向爸爸高息借钱起家

  最近新成立的大良青年企业家协会的一位内部人员透露,里面60多个青年才俊中,有10多个选择自己创业,他们多是80后。

  周英杰是其中一个代表,今年31岁的他新担任大良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他的父亲是大良当地知名的企业家。谈到接班的过程,周英杰称,2009年,周英杰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2010年开始自己创业。

  “当时以高于银行利息的价格向爸爸借贷了200万元。”刚毕业的周英杰立刻感到“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供养岁月就此结束。第一年创业阶段,父亲时不时问他生意的情况,追踪款项的去向,加上又生活在一起,父亲几乎成了他甩不掉的“债主”。

  周英杰称,第一年创业,由于是刚回国,人脉未稳,因此还是借用了爸爸生意圈的人脉关系起步,如今经过3年的发展,公司的注册资本已超过4000万元,年产值超过一亿元,200万元的贷款连本带息一次性还清债。这段经历成了他的一笔财富。

  调查:

  顺二代创业路径不一

  调查发现,在选择创业的顺二代企业家中,部分是由于父母一辈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已不是当年的优势产业,因此选择了转型尝试,部分是由于上一辈企业经营运作太辛苦,也有相当一部分顺二代认为家族企业的经营过于沉闷,渴求尝新。

  据不少顺二代介绍,他们在起步阶段,大多有借助父辈的关系网络和资金力量,成功起步,但是运作期间各自境遇不一。

  观察人士指出,顺二代选择创业,承受的压力更大,而来自社会的认可度和支持度则相对比较低。即使是相熟的伯伯叔叔这些父辈人脉圈,也容易习惯对新生一代多加挑剔,或是不理解他们的投资策略,进而施加一定的压力。

  容桂一位知名制造业企业家的儿子李先生表示,他不打算直接接手爸爸的制造厂区,而是希望在另一领域开辟江山,积累经验,也可在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考验中成功分摊市场风险,实行多栖着陆。

  花絮:

  新生一代企业家爱玩真人CS积累人脉

  如何成功搭建新的社交圈子和社会人脉,是相当一部分顺二代接班企业家困惑的问题。

  “有时候去参加讲座或培训,没有互动,也难找到一些新朋友。”一位80后企业家透露,此前经常参加政府和协会组织的培训讲座,但是收获甚少。另一方面,长期接触父辈一代人脉网络,也无形中给予了他们一定的压力:父辈的创业人士也开始进入退休年龄,寻求新生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

  在海归聚集的顺二代群体中,大部分是80后一代,他们喜欢私下组织真人CS的群体部落活动,在团队合作中互相熟悉并认识。“我们大多不喜欢父母一辈在饭局上喝酒应酬那一套,打高尔夫认识的人数也有限。”

  除了真人CS的搏杀,他们也建立了圈子里的微信群,有不少是来自不同镇街的,互相认识后经常相约出来喝咖啡聊天,互相吐吐槽,例如最近企业招人难、公司老员工一代难管理等话题,常常在轻松的聊天中互相吸收想法和经验。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