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在这些年经历了一系列“政策红利缺失”、“融资难”等阵痛后,开始认识到内部创新对完成转型的重要性。近日,一场以关注中小企业产品创新为出发点的中国创新产品全球评选大赛在广州启动。目前已征集来自全国2000多家制造业企业、4000多个创新产品参赛,参赛主角基本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型民企。在大赛过程中,微创新、草根创新成为一些专家开给制造业民企的一剂良药。
创新让中山企业接到千万元订单
产品创新已成为制造业的第一竞争力。中山市迪克力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们所经历的故事:2012年他们曾接触了一位伊朗买家,开始合作很保守,只下3000美金的订单,后来他返单越来越快,而且订单量越来越高,这是为何?
迪克力照明电器副总经理黄秀娟说,最近一次洽谈的一个订单,最开始只下订五万美金产品,看到是新产品后就变成8万美金,聊到最后,成为14万美金了。现在,这位伊朗买家每次过来迪克力工厂洽谈业务,第一句话永远是,“把你们最新的产品拿出来”。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到处都有,那竞争力就削弱了,而且价格方面也是市场定价,如果企业自己研发,那企业就可以自己掌握定价权,利润空间会更大。”黄秀娟表示,正基于此,2012年公司在外贸寒冬中,接到的订单也超过1000万元。
记者了解到,相似的创新案例还发生在许多企业身上。2009年,面对国内日益兴起的LED产业,张臻所领导的深度企业毅然投资近亿元,在浙江仙居县创建了从事LED半导体产品研发和应用的公司。“这是因为,LED产品最终卖给LED灯具,应用市场就很广阔。”基于这一认识,深度企业专注于LED应用技术的研发,并不断有新技术的突破。
目前,这家企业培养了一支拥有高、精、尖人才的专业研发团队,与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中国计量学院、清华大学等权威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研发团队的规模和水平位居行业前列。创新手段、创新团队和创新机制的三位一体,激发出了强大的创新能量。截至目前,深度企业共获得国家授权专利近百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
近62%民企将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创新”对制造业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据GMC(Global Manufacturer Certificate缩写,中文译为“全球制造商证书”)优质制造商联盟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受访的近千家制造企业中,61.4%的企业将产品质量和研发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传统认为的价格因素仅占到12%左右。
尽管如此,中国制造在海外的整体声誉还是以价格低廉为主。去年7月,GMC优质制造商联盟通过两个月的走访,深入了解中国制造在日本、美国、欧洲、印度、巴西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存状况。
据GMC优质制造商联盟回顾,在印度走访时,印度家电电子品牌经销商Mitashi总经理Ketan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相较于日韩企业来说,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还停留在简单的复制阶段,很难为不同的客户定制契合市场的产品。“在创造力以及设计研发的层面上,中国制造还需要好好补课。”
在环球市场集团市场总监魏涛看来,海外消费者不看好中国制造并不是因为中国没有好产品,而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创新的优质的中国制造并没有真正地走出去。
近几年,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但是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依然非常缓慢。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走出去”的企业中,90%以上是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造成当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小民营企业家在做“走出去”的决策时,面对投资机会、合作项目时,迟迟下不了决心,心理上往往产生明显的趋避冲突。这是影响“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魏涛看来,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着力推广民企产品的渠道不够畅通,还有民企本身创新的动力有待提升。
面对如何创新的问题,国际营销专家陈硕提出“草根创新”。现在不少制造企业都会专门成立一个研发设计部门进行产品创新,但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绝大部分的设计都是来自消费者,企业要实现创新,研发团队必须到市场中去。
前三星中国设计研究所用户体验创新部负责人林敏则格外强调“微创新”。他认为,中小企业可以借助相对较小(投入和风险相对较小)的创新来产生显著的效果,小创新同样可以实现大效益。南方日报记者 谢梦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