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0亿元红包“抢用户”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除了办年货、贴福字这些传统习俗外,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春节带来了新民俗——那就是:抢!红!包!从11日开始,羊年抢红包大战正式打响,比去年整整早了一周。除了时间提前外,今年的红包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如果说去年微信红包还是小试牛刀,那今年的互联网大佬们则是纷纷使出绝招,将有超80亿元红包发出,让今年红包大战有着“巨头互不相让、广告主推波助澜”等诸多看点。
从红包大战第一天的反应来看,吐槽的人也不少。有网友就说了:“我还是感觉要饭比抢红包来钱快多了!”还有网友说:“钢化膜都戳裂了好吗!一分钱都没有抢到…”那么,这个春节,你抢红包了么?
2月11日小年。上午10点整。支付宝红包首秀:派发现金1000万,购物红包1个亿。
业界分析
红包送出 你抢到了吗?
传统年俗发红包正在被互联网赋予新的色彩:它不再来自叔伯姨舅,不再来自同事同学,而是属于几家互联网企业。
羊年红包大战特点一:
竞争者众,红包金额巨大
这边支付宝扔出1.56亿现金红包,那边微信跟进砸下5个亿。百度、手机QQ、陌陌、微博更是“不差钱”,纷纷投入抢红包大战。据粗略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将有至少80亿红包滚滚而来。
抢红包始于去年春节,微信红包大热。这场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的事件,最终导致今年支付宝提前一周,打响红包翻身仗。仅11日一天,支付宝就一口气甩出3000万元现金和2亿元购物红包。
蚂蚁金服公关部张道生表示,几千万元现金红包,短时间拥进来的人太多,可能不是所有人都能抢到。
同样应运而生的,还有抢红包神器,通过关键词的搜索,可以定点定时地提醒忙于工作的您,到点儿该抢红包啦!
羊年红包大战特点二:
品牌商出钱,互联网出平台
今年的红包,除了直接发放现金外,购物券、企业红包成为一大卖点。这意味着更多商家和广告的加入,而发红包也正由个人行为转向企业营销,线上的互动,最终“潜移默化”地培养着人们线下使用支付工具的习惯。
独立IT评论人洪波表示,今年最大特点是商业完全介入。今年红包更多是商业推广行为,抢的也是平时就有的优惠券。你只有消费达到了某个水平,才可以用,就是打着红包的噱头来做市场营销。
从朋友圈广告到品牌发红包,腾讯公关部张军解释说,微信合作的品牌商都是“精挑细选”过的,大量企业和商家就觉得是非常有意义和有意思的活动,愿意参与进来。腾讯有严格限制门槛,目前5个亿是做了大量限制之后,优选商家进来的方案。
羊年红包大战特点三: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联动
除了品牌商的加入,支付宝、微信今年更启动了和传统媒体如电视台、报纸间的合作。比如羊年春晚上,微信就将大显身手。根据报道,春晚时段微信征召了13个品牌广告主合作,其中5000万元门槛3个,1000万元门槛不超过10个,广告商的钱直接通过“摇一摇”发给全国用户。
中国传媒大学商务品牌战略研究所所长张树庭认为,这其实满足了商家精准投放的宣传需求,对于广告商来说,也能把广告效果直接体现出来,及时与他互动。抢到红包的观众,肯定多少会对该品牌产生好感。
通信专家项立刚表示,对于微信来说,最重要的是用户活跃度。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没加入微信。电视和微信的用户,是有错位的。比如年龄、生活习惯啦等等,他是看电视的,但是微信未必使用那么多。他要是在电视上看到,有可能会注册一个微信。
所以,今年的你,会加入这场热闹但也商业化的抢红包大战吗? (央广)
有人“无心插柳”,刷到红包
网友吐槽
一位北京的用户说:我本来不知道这事儿,看群里说。我就用着4G的网络,就随便一点,特别简单,无心插柳吧,就中了20多块钱。 有人挤破头皮,分文未入
而一位齐齐哈尔的用户说,10点,所有人都把手机掏出来了,狂点狂点,过了几分钟之后,所有人都叹气,说支付宝是个大骗子。整个办公室近20人,没有一个人抢到了红包。
还有人收获平平,自我解嘲
一位同样来自北京的用户称:给了0.58元的现金红包,和一个20块钱的购物红包,不知道是个什么品牌。如果不是包月流量的话,这0.58元还不够流量呢……
更有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一位来自广州的用户说:上亿的用户都在抢,肯定就被稀释了。而且你还要盯着那个点,消耗的时间成本,和你抢到的那几毛钱,完全不成正比。 (晚综)
别让商业味 冲淡人情味
还记得去年春节,微信红包横空出世,朋友见面必问一句“你抢了吗”。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除夕夜参与红包活动的总人数达到482万人次,最高峰时每分钟就有2.5万个红包被拆开。今年的红包大战花样更多,现金红包之余还有消费券、兑换券等,支付宝等更多互联网企业进入,也给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比如支付宝钱包近日就宣布,从小年夜到正月初一将向用户发放约6亿元的红包。
一大波红包来袭,小伙伴们已开始摩拳擦掌。然而,网络红包大战的升级,可能带来一些烦恼。在热闹表象背后,也有一些灰色空间需要正视。
首先,随着红包形式多样,参与商家五花八门,真假难辨的网络红包也有些招人烦。喜闻乐见的红包成为企业营销的工具,肆无忌惮地在朋友圈里刷屏。有的商家还打着发红包的旗号,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为了领取区区几块钱的红包,注册用户、绑定银行卡等各种手续极为繁琐。领红包麻烦不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也得打个问号。面对红包满天飞的现状,消费者很可能从“欣喜若狂”转为“无所适从”,无论是平台运营商还是相关政府部门,都不能放过其中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
其次,各家企业为了发红包互相封杀,也直接伤害了用户权益。随着微信与支付宝的红包大战不断升级,相互屏蔽的已不止红包产品。互联网企业拼得你死我活,动辄绑架大量用户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实在有悖“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各位互联网大佬争夺移动支付市场,宏观层面应靠着相互支持来做大蛋糕,微观层面也应靠着特色业务来分好蛋糕,而不该彼此设立重重关卡,牺牲用户利益。
红包的本意是一份祝福,重在好意,而非钱多钱少。网络红包也别因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这一出发点。各大商家借网络红包做宣传不是不可以,但也要在风俗人情和商业营销中找到平衡点。若网络红包大战全是商业味毫无人情味,那么热闹了一阵之后,这样的春节红包也无可回味之处。 (任民)
警惕诈骗红包程序浑水摸鱼
本报讯 阿里巴巴和腾讯之间疯狂的红包大战已经点燃了大家参与的激情,不过,根据第三方机构监测的数据发现,春节红包诈骗已经袭来,诈骗分子假冒微信或支付宝红包,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发布钓鱼网站链接,诱导用户点击或者下载。
据报道,目前已经有网友中招了。一位姓周的女士在社交网站中收到朋友发来的一个抢红包链接,点开后发现自己中了头等奖500元代金券。但要领到这张代金券,需要在指定的网站中填写相关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填完资料后还需要扫描页面下的二维码。
操作完这些后不到5分钟,周女士就收到了银行提示,自己的银行卡被划掉了1万块钱,这时周女士才知道自己上了当,立即向派出所报警。猎豹移动反病毒工程师李铁军告诉我们,这种假红包的发送渠道和阿里、腾讯的官方红包完全不同。
业界人士提醒,微信和支付宝的红包都是在他们官方的APP界面上直接弹出的,而诈骗红包会通过网络连接等方式传播。比较多的是假冒支付宝的红包活动,它发过来的连接是一个动画,点击之后就会下载一个APK的程序,需要用户自己手动一步步去安装。
警方提醒,春节期间红包满天飞,虽然其中有真也有假,但只要坚守两条原则,就不必担心自己会被骗。第一,银行卡的详细信息不可以提交。如果你是支付宝或者微信的用户,一般你已经关联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不需要再重新提交;第二,不要通过不可靠的程序,下载一个APK,再一步步安装到自己的手机上,这是非常有害的行为。如果这两步你都做了,你网银里的资金肯定会被盗。 (晚综)
[责任编辑: 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