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商业  > 正文

民企在越抢抓“一带一路”商机

2015-09-17 13:17 来源:国际商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宽阔干净的道路,统一的蓝屋顶、白墙体厂房,一辆辆满载货物的卡车来回穿梭,戴着越南特有绿色头盔的工人们紧张地使用叉车装卸货物……

  从通往中国的越南1号公路一侧走进这个位于越南首都河内以北40公里的北江省云中工业区,规范而现代的繁忙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中国企业在这里的投资规模很大,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不仅给我们越南人带来了就业,也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26岁的吴氏水是中资越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质检员,她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非常专业和舒适”。

  盛泰制衣有限公司是第一家入驻云中工业区的企业。这家园区内目前唯一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做技术升级。记者看到,虽然正处于湿热的盛夏,但车间明亮、干爽,几百名越南工人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在车间的正中间,几名工人正在调试生产线。据介绍,这条全自动的生产线将很快投入使用,届时制衣的速度将大大加快。

  负责工业园区开发与建设的富华责任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公司总经理姚自然向新华社记者介绍,公司于2013年5月成立,开发的第一个工业园区就是云中工业区。自当年7月开工以来,已开发建设标准厂房30栋,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进驻厂商13家,其中中资企业8家。目前,30栋厂房已经全部租售,园区正在进行的第五和第六期项目将再增加50余栋厂房。

  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2014年越南也跃升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截至今年6月20日,中国在越南的直接投资项目为1141个,总投资额81.3亿美元。虽然中国企业对越投资不算少,但与两国贸易方面的数据比较起来,还是显得不太相称。

  云中工业区的发展展示了中越投资合作的前景。记者了解到,富华公司所属的母公司已在越南发展多年,自身就具备建筑和装修资质。姚自然介绍说,云中工业园为入驻的企业提供现成的厂房和配套服务,为企业从建厂到运营提供了便捷的后勤保障。厂房内外的供电设施、污水处理站和排水管网齐全,园区可以根据入驻企业的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配合厂商保质保量完成必要的装修改造。

  其次,云中工业区可以提供有关税务咨询和营业执照申办等服务。“这使投资越南,特别是初次投资的企业免除了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帮助)缩短开工准备时间,尽快投产并营利,少走弯路”。姚自然表示,这在越南的工业区里还是比较少见的模式。

  另外,园区入驻企业可以享受“两免四减半”的优惠,也就是企业获利的头两年免缴所得税,接下来的四年可以减半。姚自然说,“如果是高科技企业,园区还可以帮它们向北江省政府申请更优惠的‘五免九减半’政策”。

  许多入驻云中工业区的企业看中的还有园区所在的位置。北江省离中国的友谊关和越南的海防港、河内内排机场都非常近,货物进出口无论走水路、陆路还是空运,都非常方便。

  锦途精密金属(越南)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为韩国三星公司生产手机零部件的企业。公司负责人李庸圭告诉新华社记者,“三星公司要求生产零部件的企业都位于其工厂半径50公里以内的区域,而云中工业区正好符合这一要求。我们在这里接到了订单,现在发展也还不错”。另一家总部在江苏的融欣电子工业股份公司也因为主要是为三星等企业生产标签而落户工业区,从快速运转的机器和飞速检测标签质量的工人身上,可以看出该公司目前发展良好。

  近年来,不少韩国、中国台湾电子企业在越南北部投资,带动了一些配套中资公司跟进越南,而云中工业区就坐落在这些企业比较集中的河内、太原、海防、广宁和北宁等省交会的北江省。

  在姚自然看来,最重要的是,随着中越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及越南投资环境的改善,投资越南的中外厂商会越来越多。富华公司将做好充分准备,利用“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倡议所提供的机遇,加快工业区的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厂商进驻,推进越中产能、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

  目前,整个云中工业区已有6700多名越南员工,许多员工在这里学习掌握了先进技术,并自发地学习汉语,促进了中越人员交流。“我是经由朋友介绍来到园区工作的,他告诉我这里工作环境优良,发展机会多。来了以后发现确实如此,我还会介绍其他朋友来这里工作。”吴氏水告诉记者。她说,自己在大学时主修国际贸易,毕业后,发现许多中国企业来越南投资,就开始学习汉语,“事实证明,学习汉语是个正确选择”。

[责任编辑: 李振]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