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显示,2016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59.46万亿元,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0.07%,为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发布15年来首次下降。中国企业500强营收规模首降是否意味着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在下降,应该如何看待?
营业收入下降不是坏事
营收负增长是事实,但放在全球来看并不算差。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一直处于弱复苏态势,全球大企业的营收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负增长。而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速下降的特征愈发明显,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过程中,传统型企业势必面临着巨大的营收和亏损压力,这类企业如基础设施类企业、重化工类企业和工业制造类企业,它们不仅是500强榜单中的常客,而且占据了大头。
纵览本次榜单,中国企业500强的传统型、工业型经济特征依旧显著。“三桶油”、电网发电、铁路建筑、银行保险、钢铁有色等企业,依旧占据了该榜单的前列和大头,但这些企业今年日子普遍不好过,像“三桶油”半年净利跌近八成;四大行营收、利润均现零增长;钢铁、有色公司的亏损还在持续中,这都反映出当下中国经济的传统行业企业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由此来看,中国企业500强营收首降也算是大势所趋,符合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的经济规律。
“一降一升”彰显产业调整升级
营收负增长的表象实则反映出了经济结构优化、产业调整升级的进程,即传统型、工业型经济特征明显减弱,而现代型、服务型经济特征正在加强。今年榜单更是体现出了这种分化特征,在经济增长动能转换过程中,新旧行业的分化特征明显,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企业盈利的分化更明显。
一方面,服务业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制造业企业数量不断下降。梳理榜单可以发现,500强中有服务业企业157家,比上年增加了6家,制造业企业261家,比上年减少了5家;另一方面,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上升至40.53%,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下降至39.17%,服务业营收十五年来首次超过了制造业。这都体现了当下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即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这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继续取得新进展的重要注脚。
中国500强vs世界500强 差距在缩小
榜单还显示,中国企业500强营收虽然小幅下降,但净利润增速依然较高,达到了6.3%,今年的入围门槛为243.5亿元,还较上年提升7.3亿元。
其实,这一成绩放在全球来看并不算差。2016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上榜500家公司的总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了11.5%和11.3%。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甚至还较去年下降了11.8%,去年榜单最后一名的营业收入在今年可以排到第449位。今年世界500强前10名的企业,有9家企业的营收都是负增长的。可见,全球大企业的营收压力更大。
另外,今年共有99家中国500强企业入围到了世界500强。入围企业数量仅次于美国的134家,比排名第三的日本多出了47家。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相当于美国企业500强的79.9%,与美国500强的整体差距又缩小了2.4个百分比。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王基铭表示,以中国企业500强为代表的我国大企业,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虽然规模扩张速度放缓,但在深化结构调整、转换发展动力、推进转型升级、做强做优方面还是迈出了可喜步伐,在世界大企业中的地位更加彰显。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