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什么?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这或许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在于,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法”;陌生则在于,在大家的观念中,“法治”总是有距离。 明日启动的“法治成都·我们的生活”微电影故事(剧本)征集活动,将让普通市民感受到,法治与你是零距离的。你经历过的对法律的坚守、你曾遭遇过的不公平、你对法治存有的困惑、你身边的法治人物……都可以成为微电影的剧本。只要在活动官方网站(www.chengdu.cn)的专题页面上传故事(剧本)参与活动,一经选中,将获得和名导合作的机会,以及万元奖金!
法治故事
就在你我的身边
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法治就在你我身边。小到购物时从超市买到过期商品,大到买房被开发商拖延交房日期,这样的纠纷,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
而法治故事,就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你或亲友可能曾在消费过程中遭遇不公,从而开始一段漫长而艰难的维权经历;你身边的人或许有因为不懂法律,而遭受了原本可以避免的重大损失;你是否遇到过一位遵守规则、诚信正直的人,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法治”。在法治成都建设过程中,你一定有许多故事可以与我们分享。
本次“法治成都·我们的生活”微电影故事(剧本)征集活动启动前,成都商报记者走上街头,邀请多位市民畅谈他们心中的法治,环卫工人、公司白领、大学生、律师等都写下了自己对法治的理解。
记者请一位在锦江区书院街清扫道路的环卫工大姐谈谈“法治”。最初,她表示,这个词对她来说有些高深。在记者解释之后,她说,作为一名环卫工人,她希望法治能让和她一样的环卫工的尊严和待遇得到保障,比如夏天的高温补贴能够按时发到手里,路上开车的人能给他们更多尊重。最后,她在白板上写下“法治是活得有尊言(严)”。
大学生王艺璇回忆起自己和同学曾在暑期打工被克扣工资的事情,最初老板看他们是学生感觉没什么威胁,之后他们几个人据理力争,并声称要报警,老板才立即拿出钱来照实付了。她对法治的理解是“没有歧视”。
一位面店老板娘写下“法治是由法律保护我和我爱的人”,一名年轻男子写下“法律是没有暴力执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德顺表示,市民对法治的不同理解,反映出多样的生活经历和内心需求,他说:“有一点是共通的,即便是不太懂法的普通市民,也渴望看到法治社会为个人生活带来的积极改变。”
你的法治故事
我们的微电影剧本
为了让更多老百姓懂得法治,成为“依法治市”的主体力量,提升对法治成都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成都商报联合成都市微电影协会,共同发起“法治成都,我们的生活”微电影故事剧本征集公益活动。
我们希望听到践行法治的铿锵声音,看到朴实动人的真人真事,探讨法治的未来冀望。当然,我们也呼唤有一定艺术加工色彩的“文艺范儿”、“爆笑风”的法治故事创作。我们不需要大文豪、思想家,你也无需顾虑自己有无文学底子,只需提交500~3000字数的身边小故事或人物,可以是你生活中对法治的困惑,与法律之间的“小碰撞”,也可以描写某个打动过你的法治人物。
作品风格、体裁、形式不限,只要讲清楚一个故事,我们将邀请知名导演、作家、编剧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大家的作品进行专业评选。入选作品将被改编、拍摄成为10部微纪录片和2部微电影,通过手机、网络、电视等平台向百万成都市民传播。凡被选中的剧本作者,将获得万元奖金。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