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中国贸易顺差真相大白

2013-02-19 08:3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       转发 打印

  “加工贸易不是贸易,而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主张。因为,虽然加工贸易过程中表达出货品的进口和出口,但实际上,在订单的作用下,货权始终在购买者一方,而非加工者一方。就是说,进出口过程中,并未发生货权的变化。所以,我们一直主张“计算各国间贸易是否平衡”,应当剔除加工贸易形成的刚性顺差(加工费)。如果这样做,中国的一般贸易将是逆差,这将从根本上封杀人民币的升值空间,甚至显示人民币贬值趋向。这实际意味着人民币币值被高估。

  实际上,打从2011年起,中国政府开始推动国际贸易计算方式的改革,而这件事也被WTO接受并讨论,现在好像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据报道,经济合作组织和WTO一起,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推出了一项全球贸易测算新方法——附加值(也有称增加值)贸易测算法,并在1月16日首度公布了反映这一方法的数据库。用这种新方法测算国际贸易,各国贸易失衡问题将获得重新评估。

  我认为,用“增加值”的说法比较准确。因为从其定义看,所谓“附加值”指的是,在国际贸易中,某一商品在本国新增的价值。比如,中国从韩国进口了150美元的商品,然后在中国进一步加工,并最终以170美元的价格出口到欧洲。如果按照传统的统计方法,中国对欧洲产生了170美元顺差,而中国因此产生的对韩国的150美元逆差,并没有体现在中欧贸易当中。但是,按照新的贸易统计方法,原本中国对欧洲的170美元贸易顺差将被分解为:韩国对欧洲产生了150美元顺差,而中国对欧洲只产生20美元顺差。实际上,中国的20美元顺差是在中国本土创造的“增加值”。

  一部苹果手机:美国赚取360美元,韩国和日本赚取46.46美元,中国仅赚取6.54美元。这就是研究人员对一部苹果手机“增加值”做出的拆解。

  我们已多次看到,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理由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太大。这样的说法,第一,无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之下,美元的特殊地位带给美国的刚性贸易逆差;第二,无视国际产业分工和美国对华出口封锁,带给中国的顺差刚性;第三,无视其他元器件生产国通过中国转口美国的事实,把中国加工出口美国的商品货值全部强加到了中国的头上。

  所以,国际贸易统计方式的变革对中国意义重大。按照“增加值贸易测算法”,2005年美中贸易逆差将会缩减一半以上,由2180亿美元减少至1010亿美元;2008年也会缩小40%以上。而刚刚公布的、以新算法计算的美中贸易逆差也将缩减25%。

  另外,德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转成贸易顺差。巴西对中国的贸易顺差减少45%,因巴西60%的出口都是大宗原材料,其中一部分出现在了出口至美国和欧洲的最终商品中。中国出口电子产品中40%的增加值来自于海外。再有就是,中间投入品占到了全球商品贸易中60%的份额,在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更达70%。

  不过,我们还不知道最终中国的对外贸易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结果,但我坚信,中国并不存在那么大的贸易顺差。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中国绝不是贸易强国,而仅仅是个贸易大国。我们的产业实力、技术实力和贸易实力都不足以支撑人民币大幅度升值。   钮文新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