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香港已成了内地投保人的新战场。同类产品,保费更低,投资收益率更高,理赔更优等被认为是香港保险产品吸引内地消费者的主要卖点。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香港向内地访客所发保单中,新造保单保费为28亿港元,较去年增长了10亿港元,占2013年首季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的12.5%。
“香港是一个成熟市场,保险定价机制与内地也不同,产品一定程度优越于内地具有历史和客观原因。但随着内地保险公司越来越强化服务、定价市场化机制逐步推进、投资灵活性增强,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小。”一位业内人士说。
同样保额内地保费是香港的1.6倍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来自内地的新造保单保费收入分别为44亿港元、63亿港元及99亿港元,年均增幅逾30%。2008年,内地人对香港个人业务的新造保单保费贡献度为5.4%,到了2012年,这一数据迅速跃升为12.8%。也就是说,香港保险市场每卖出100港元的新造保单,就有近13港元来自内地投保人。
保费相对便宜是内地消费者热衷于到香港买保险的动机之一。以年轻女性投保一份保额50万港元的重疾险为例,保障到100岁,每年保费9685港元,交费20年,累计缴费19.37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5.30万元。内地投保相同公司的保额人民币40万元的重疾险产品,保障到88岁,每年保费12080元,20年共交保费约为24.16万元。同样保额的重疾险,内地保险的保费是香港保险的近1.6倍。亦有香港的大型保险公司职员称,在同等保费情况下,香港的保额会高出内地2-6倍。
保单收益方面,香港的保险产品也普遍胜过内地。从内地寿险行业历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情况看,未达到产品假设的5.5%的收益率水平。去年内地保险业投资收益率更创历史次新低,只有3.39%。但香港的保单预期年收益率能达到5%-7%,不过由于可以投资一些风险较高的领域,收益波动较大,有时也不敌银行定存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汇率波动和可能的法律纠纷是内地投保人无法忽视的风险。首先,从2003年开始,人民币升值预期陡然升温。过去十年,港元相对人民币的贬值幅度达25%。为保持竞争力,香港一些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的保单。
其次,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内地居民购买香港市场的保险产品必须亲自到香港签名,而在内地投保或在内地填写投保书、缴纳保费,再由推销人员将投保单、保费携带到香港的保险公司签发保单的行为则是违法的。而且,香港保险受香港法律保护,如果要打官司,投保人须亲自去香港,成本较高。
最后,内地《保险法》规定寿险公司除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且保单利益一般能得到延续,但香港在法理上是允许保险公司破产倒闭的,这可能导致投保人的利益化为泡沫。
此外,虽然香港保单的保障范围可能更多,如重疾险一般涵盖50多种疾病(内地一般是27种或32种大病),但与内地的认定方法有所不同,有些还是从内地27种大病中分出去的。中德安联资深寿险专家杜春华说,内地看病香港理赔,或许会带来疾病认定方面的纠纷。
[责任编辑: 刘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