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海洋牧场变身海洋垃圾场,乐清湾面临无鱼可捕的危险境地。鱼虾死亡,特大污染事件频发,谁在制造海洋无法承受之痛?记者赶赴东海海域的乐清湾,见证了那些超出想象的海洋污染情况。(6月11日 央视)
在如今的一些海区走走,我们是要羞于提及“大海是故乡”这个说法了:因为再不堪的人类故乡,也不该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据国家环保部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的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差到什么地步呢?2012年东海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6700平方公里。与2011年相比,二类水质海域面积减少4.9%,三类水质海域面积减少21.7%,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增加24.9%,劣于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增加36.0%。
这不是一个乐清湾的故事,这也不只是一则东海的寓言。近岸海域污染,已经成为比地下水污染更板上钉钉的事情。一方面,中国的地方经济加速走向“深蓝”,向海洋要效益的思维早就化为现实。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我国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大关,海洋生产总值占国民经济总量的9.6%。到203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将超过20万亿元,占GDP比重有望超过15%。另一方面,有海洋的地方都在讲究“陆海统筹”,近岸海域成了承接高能耗、高污染产业项目的天然“后花园”。原油泄漏、垃圾倾倒、工业排放……因为听不到最直接的“民意”,海洋污染成了最软的那一枚“柿子”。目前,由陆地产生的污染是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对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的贡献占70%以上。正如业内人士所言,污染也许一夜间完成,而治理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倒霉的海洋,不过是替内陆承接了部分污染风险。真正的风险在于:在我们还没有一整套污染整治与化解机制的时候,少数地方部门放任了工业污染对海洋的影响。譬如我们看到国际上著名的一些化工区域,也基本是临海而居美国的德克萨斯休斯顿化工区、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化工区、新加坡的裕廊岛石化园区等,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点:越是离海洋近的工业企业,其环保要求与责任越是严苛,并不会因为远离居民与闹市就“网开一面”。
有数据说,浙江省6500公里长的海岸线上,面积在20平方公里的天然港湾就有9个,总面积达6500平方公里而沿着这些海岸10到20海里的区域,受污染程度已达80%,即将全部沦陷的近海,保护迫在眉睫。当“大海捞鱼”变得像“大海捞针”一样困难,我们心疼的只有那一网网的海产品吗?(邓海建)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