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货币政策转向该如何应对(市场观察)
国际“大鳄”借题发挥引“强震” 中国加强引导资金转投实体
近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明确表示,美国或将退出持续数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这一表态迅速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地震”,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股市大幅下挫,国际大宗商品以及黄金价格均出现暴跌。专家认为,一旦美国退出QE(量化宽松),势必给全球经济金融运行、汇率市场稳定以及资产价格带来新一轮冲击,将进一步加剧中国跨境资本的双向波动,引发阶段性资本集中流出,促发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中国必须提前准备,对外要严把资本账户这道关,对内要改革金融体系,把资金引向实体经济的发展上。
QE退出引发全球“地震”
尽管距离美国宣布或将退出QE已近一周的时间,但是这一表态所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的强震还在继续发酵。继上周全球股市闻讯暴跌之后,本周一全球股市再遭重创,日本东京股市日经指数收盘下跌1.26%,香港恒指收盘重挫2.22%,欧洲股市三大股指也集体下挫。而A股市场下跌更为惨烈,沪指暴跌5.3%重回“1”时代。
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看来,全球市场对美国退出QE的反应有些过度了。他对本报记者表示,此次全球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机构借助美联储退出QE的这个题材对股市及金融市场进行的砸盘,造成了普通投资者的过度反应。这些国际金融大鳄为了把已经处在市场高位的股票变为自己的财富,就借这个机会大量抛售引起股市的下跌,使投资者产生羊群效应,反恐慌性离场抛售。但是不久之后,大量的金融资本还会以非常低的价格重新捡起这些筹码再次进场。
“美国目前只是口头说要退出,实际上还是照样保持极低的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孙立坚表示,这就造成了全球资金在金融市场的大进大出,进是因为货币政策没有退出,出是因为伯南克这种让市场揣测的讲话和金融资本的这种小题大作的投资策略,给新兴市场造成巨大振荡。
美国货币政策损人不利己
从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推出QE1,一直到去年12月推出QE4,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不断扩大升级,不仅将通胀恶意输出到全世界,更引发了全球各大经济体争相效仿,货币大战一触即发。然而,QE4推出仅半年时间,美国却宣布将要退出QE,其货币政策的大放大收,已使全球经济深受其害。
“一旦美国开始实施退出战略,势必推动美元中长期走强,对全球流动性、资本流向以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显著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张茉楠认为,全球很可能因此而再现“剪羊毛”效应,这势必给全球经济金融运行、汇率市场稳定以及资产价格带来新一轮冲击。
事实上,从美国推出QE伊始,就注定这是一剂损人也不利己的毒药,日益庞大的债务规模已经让美国难以承受。张茉楠认为,长期量化宽松政策加剧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风险。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危机之前的不到9000亿美元飙升至目前的3.078万亿美元,增长了两倍多,如果美联储在今年剩下的3个季度内继续推行QE3,其规模可能会超过4万亿美元。
要引导资金转投实体经济
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对中国经济不利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美元兑其他非美货币近期全面走强,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也一改数日涨停的态势连续两日下跌。尽管QE不会马上退出,但风险信号已经亮出,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正不断升高。
“美联储真正退出QE的时候,中国关键是要把资本账户管好。”孙立坚认为,在把对外口子加强管制的同时,对内则要放松管制,发展民间金融的服务平台,制定非常透明和清晰的监管规则。这样就可以把现在很多集中在地产和货币市场的资金分散在各个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由过度资金集中所造成的泡沫和QE退出所造成离场资金迅速蒸发的冲击,都可以大大减弱。
孙立坚表示,中国不缺钱,但是钱是不是能够用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对中国能不能预防突发性大量资金撤出的问题十分关键。如果能把资本疏导到长期的投资渠道上来,它的外出撤离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当前并不是简单的运用货币政策就能应对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更多的还是要发展金融体系,要想方设法把在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大量资金,配置到提高中国国力所需要的各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建设中来,从而让海外游资“无空可钻”,甚至“入乡随俗,改邪归正”。本报记者 周小苑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