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过渡期”IPO规则改变A股生态

2013-12-03 13:42 来源:新京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向市场化、注册制过渡的过程中,新股开闸将面临重新设计上市门槛,垃圾股风险暴增等问题

  历史上,A股市场的投资者经历过八次IPO暂停,以及在暂停期间酝酿的“新股发行改革”。上周六,证监会宣布将于2014年1月重启IPO,不过,这次重启透露出了与以前不同的信息:向注册制过渡。这次新股开闸与以往有何不同,是否会改变A股?有分析称,向市场化、注册制过渡的过程中,应该重新设计上市门槛。亦有分析称,A股的“壳资源”已成废物,垃圾股风险暴增。不过,监管政策改革正向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方向转变。

  投资者面对新改革

  “上午我在中青宝临近跌停10个点的时候割肉了,很受伤,很心痛,经过中午的休息,我又燃烧起了斗志。下午我在它涨到7个点的时候终于忍不住杀入了两市最牛的大牛股潜能恒信,我以为它还会一如既往的涨停。但是临近收盘的时候。它却让我崩溃的跳水,居然还地板了。我脑子一算,今天全仓一共损失27个点。”

  昨日一名投资者在股吧这样描述自己昨日的A股经历。这一天收报跌停的中青宝盘中一度打开跌停,而收盘之前一直大涨的潜能恒信尾盘快速跌停。这两只股票的相同之处:都是创业板公司。

  一些投资者认为这是个“段子”,在A股一天亏掉27%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有3名个人投资者告诉本报记者,在昨日的行情中亏损超过15%。

  在稍早的12月1日晚间,经济学家华生在微博上提醒,“今后生态改变,适者生存,投资者当珍重。”

  周一A股下跌之前,沪市主板A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2倍,而小股票集中的创业板整体静态市盈率逼近60倍。

  创业板公司并没有表现出与其估值相匹配的成长性。2013年的上半年,创业板公司的盈利增长仅有4.2%,低于全部A股12%的水平。

  但在新股改革方面发生的变革,部分分析师将之与2005年的“股改”相比,而另一些投资者认为这只是另一次“IPO重启”。

  上周六中国证监会透露出了与以前不同的信息:向注册制过渡。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预计,到2014年1月份陆续发行新股,当月可能有50家左右的公司上市,而目前正排队上市的760多家企业,预计将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审核。

  在此之前,A股单年IPO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1年,当年沪深市场有282宗IPO,IPO筹资金额2861亿元。

  如果超过760家的排队企业在2014年全部审核完成,2011年的IPO纪录很可能被刷新。

  A股供需将改变

  这些待上市的公司,绝大多数是中小市值公司。高华证券对已经过会的80余家企业的统计指出,这些公司的融资均值在6.5亿元左右,75%的企业预备在中小板或者创业板上市。

  这些仅仅是存量的排队拟上市公司,部分公司已经由于漫长的排队过程放弃了寻求A股上市,A股IPO的市场化将重新吸引这些公司。

  经济学家华生此前认为,在目前的上市门槛下,中国可以上市的公司太多,向市场化、注册制过渡的过程中,应该重新设计上市门槛。

  证监会则在新股改革意见中承诺,拟上市公司递交材料被受理之后,这些材料就会公布在证监会网站上,之后3个月内,证监会将会给出答复。

  一名券商保荐代表人认为,这意味着在消化完目前的存量之后,以后在A股上市的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像美股一样半年内完成整个上市也有可能实现。

  A股的供需即将改变。华生认为,“在A股中小盘股的估值吸引境内外无数企业打破头想来上市的情况下,现行门槛下放开上市,市场的供求平衡只能靠估值的反复向下调整来实现。”

  但不少投资者并不这样认为。一名股民在股吧上安慰一天跌27%的投资者说,“没事,就算跌到25元,不用5天就全解放你”(昨日潜能恒信跌至30.92元)。

  也有投资者对现状更为谨慎,私募基金经理陈宇说,昨天是“自选股的阅兵式”,砸跌停的股,不要再碰;收盘跌5个点以上的不值得留恋。

  平安证券的分析师缴文超则认为,这对成长股肯定有长期影响,但他认为,短期供给增加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