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今日推荐  > 正文

珠三角或“接棒”长三角成不良贷款高发地

2014-04-12 08:32 来源:新浪财经 字号:       转发 打印

  有迹象表明,珠三角或“接棒”长三角成不良贷款高发地,且“接棒”速度超出人们预期。

  建行首席风险官曾俭华近日透露,除长江三角洲外,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不良贷款情况是该行今年关注的一个重点。建行披露,2013年,珠三角不良贷款金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上升。

  对此,广州某国有大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今年情况确实很不乐观,传统制造行业以及外向型企业不良贷款上升较快,银行承受较大压力。

  为何是珠三角?

  对于珠三角将成为不良贷款高发地的情况,一些专家并不意外。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认为,珠三角与长三角产业结构基本趋同,均是我国加工业的主战场,以制造业为主。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外贸出口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珠三角也会如长三角一样成为不良贷款“重灾区”。

  截至2013年年末,农行珠三角地区贷款不良率为1.22%,长三角地区不良率为1.09%;工行珠三角贷款不良率也高于长三角0.09个百分点。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苑德军认为,珠三角实际贷款不良率或许更高。

  赵庆明表示,珠三角地区目前仍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当地企业普遍存在订单下滑、成本上升、利润下滑的问题。同时,他认为,珠三角地区贷款不良主要应为存量贷款不良。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企业偿债能力,所以不良贷款有所增加是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步伐的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增加。苑德军表示,银行贷款逐步退出“两高一剩”的高耗能产业过程中,会在短期内产生不良贷款。

  “不良”此前或被“隐藏”

  在经济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也没有“硬着陆”迹象的情况下,珠三角地区不良贷款为何出现突发性增加?

  赵庆明表示,不良贷款的增加,不应是突发性的。出现明显增加,不排除部分银行机构此前曾采取技术手段“隐藏”不良贷款。

  银行机构对不良贷款的“隐藏”已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有媒体透露,金融监管部门今年3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不良贷款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家银行要严格贷款质量分类标准,充分揭示信贷风险。

  记者从相关渠道了解到,珠三角地区不良贷款仍主要集中在纺织、钢铁等制造业以及相关贸易行业,上述行业基本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银行信贷资金占据相当比重。

  苑德军表示,如为了避免出现不良贷款,对这些行业继续以“变通”的方式维持贷款投放,或允许企业“借新还款”,不仅信贷资源的配置是无效的,还会对银行资产质量带来严重冲击。

  信贷资源配置加速调整

  近日,有媒体称,针对辖内不良贷款新增压力,广州金融监管部门要求,各家银行要“抱团取暖,以大局为重,维持现状,不要抽贷”,涉及到具体某家企业,债权银行要统一商讨债务处置方案。

  记者就上述表述向当地某商业银行负责人求证,然而未获该负责人证实。不过他提到,在经济增速陷入低迷期时,部分企业容易出现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银行防控风险难度加大。

  随着不良贷款的增加,金融监管部门也于近期要求银行应加强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控”管理,增提拨备,充实资本,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

  自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贷款暴露后,各家银行也在近两年积极调整区域信贷资源配置。工行近日表示,“将积极支持中、西、东北地区区域发展要求,这三个地区新增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增量的38.6%。”而同期该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贷款占比分别下降了1.1、0.7和0.2个百分点。

  对于信贷资源配置的调整,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表示,一方面,银行信贷资源向中、西部倾斜,符合国家加大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的要求。中西部是金融支持的薄弱区域,信贷资源的倾斜有助于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考虑到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适度减少信贷资源其实有利于上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不过需要强调的是,信贷资源配置的调整,并不意味着东部沿海地区信贷资源会持续减少,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目前的”减少”只是权宜之计。

[责任编辑: 孟雅诗]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