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日电(记者 吴燕婷)6.26!人民币汇率在4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刷出一年半以来新低。
今年年初人民币便开始连续下跌,自3月央行扩大人民币汇率日间波幅至2%后其更是“放心”下跌。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急速贬值或正在为“双向波动”铺路,面对人民币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中国外贸企业正迎来汇率的“双向波动”大考。
人民币前四月急贬
4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结束了连续五日的上涨,较前一个交易日微跌24个基点至6.1580。随着中间价的回调,人民币即期市场盘中再度下跌,持续保持近期以来与中间价较大的偏离幅度,最低触及6.2669创近一年半以来新低,收盘报6.2591直逼6.26这一重要关口。
回顾今年前四个月,人民币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不断下跌: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已经由2013年12月31日的6.05下滑至30日的6.26,贬值幅度达3.47%,已经完全回吐2013年整年即期汇率2.83%的涨幅。
“此番人民币贬值,无论幅度和持续时间都是2005年汇率机制改革以来的首次,其因素也纷繁复杂,主要是长期以来人民币单向升值造成了市场的失衡,热钱涌入、套利行为盛行都造成人民币汇率偏离均衡水平,市场亟待调整。同时,中国宏观经济自今年年初以来的下行压力以及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引致资金回流都促使人民币走软。”中行广东省分行汇率分析人士说。
“实际上,政策目标或为更大的波动,而非持续贬值。”渣打银行认为,此番人民币贬值是市场对央行在3月17日起执行人民币日内波幅由1%至2%这一举措的反应。
观察人民币近两月走势,可以看出,人民币即期汇率波动幅度明显扩大。新政策执行当日3月17日人民币贬值0.45%,3月30日继续贬值0.5%,而后3月24日人民币大幅升值0.58%,而后汇率保持下滑趋势直至4月底。
“人民币汇率此次单边大幅贬值,是人民币振幅扩大的表现,这也表明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寻求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今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趋势或更加明显并将成为常态。”广东省金融学院院长陆磊说。
有人欢喜有人愁
人民币在短短四个月内急贬3.47%,更具弹性的双向波动正在形成。这对多年来习惯了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中国外贸企业而言,或意味着更为复杂的贸易结算和更大的风险。
广东东莞薏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应钿说:“过去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虽然造成很大成本压力,但走势很明朗,因此应对也相对简单,无非就是通过锁定汇率等金融产品来规避风险。但如今汇率向上升值和向下贬值的空间都很大,这无疑加大了企业决策的难度。”
记者了解到,过去几年来,在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出口企业通常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一个周期,约定汇率,锁定风险,少数企业也会应用远期结售汇等金融工具避险。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掉头直贬,不少企业因此遭受了损失。
广东惠州一家大型制衣厂就是其中之一。接单经理告诉记者:“我们之前与外商签订的合约是在对汇率升值预期下确定的,而现在的人民币汇率变化和当初预期刚好相反,就汇率层面我们这些单就损失了不少。”
但也有一些即时结汇的小型外贸企业在此番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尝到甜头。汕头澄海一家玩具企业老板告诉记者:“汇率下降了,我们出口的东西值钱了。除去原材料、供应商调价等因素,每月可以比去年多赚不少。”
然而,更多的企业声音反映,近期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对企业签单造成了负面影响,比如,欧美市场不愿意与中国企业签长单,只签短单,这对企业稳长期发展而言不利。长期来看,更为明朗的汇率走势或更有利于外贸。
企业应综合配置保值渠道
人民币“升升不息”告一段落。从监管层释放的市场信号来看,未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较以往会显著提高,毕竟,“双向浮动”本来就是汇率市场化的应有之义,而增加汇率弹性、让市场力量在人民币汇率形成过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是中国汇率改革的目标所在。
作为市场主体,中国外贸企业应尽快转变经营思路,改变对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为应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专家建议,企业应从保值角度出发,以真实贸易为背景,规避汇率波动风险,而不应以自身预期或投机心理,把经营利润暴露在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当中。
银行业人士建议,企业可从汇率保值出发,在银行叙作远期结售汇或者人民币期权业务,以达到保值、规避汇率风险的目的。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保值特点,对于大型外贸型企业而言,规避汇率波动的有效操作策略是综合配置保值渠道,丰富一揽子应对汇率波动风险的工具,分批签约,提高抗风险能力。”中行广东省分行资金业务部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