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就近入学、小升初多校划片入学、取消“共建生”……各地一系列意图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利好看似杜绝了“递条子”“送票子”,却让“拼房子”愈发猛烈:老牌学区房价格依然坚挺,新晋学区房也在“蹭蹭”上涨。
记者走访北京西城、海淀等教育资源集中区域发现,虽然楼市整体低迷,但学区房依旧在短时间内每平方米上涨四五千元,从前无人问津的老旧小区迅速变成“香饽饽”。如此“华丽转身”让不少家长苦不堪言:教改“新政”咋就成了“楼市先行”?
老旧小区成了“香饽饽”
在北京,与楼市整体低迷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个别区域的量价却“逆市上扬”。究其原因,是这些地方挂上了“学区房”的金字招牌。
今年4月底,北京西城区出台多项教改措施,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在12所普通小学试点按比例直升优质初中。明年开始,西城区已确定直升优质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可按自愿原则升学,入学比例逐年递增,6年后不低于80%。
受政策“刺激”,不少家长开始提前“布局”,这些小学附近的学区房热度迅速提升,不少中介网站上的房源迅速贴上了学区房“标签”。
堵住“递条子”难阻“拼房子”
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到2015年,19个大城市所有县(市、区)实行划片就近入学,100%的小学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北京市要求取消共建生,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小升初实行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入学,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上海市也明确规定,坚持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原则。
在北京市昌平区一家科技企业工作的任先生感叹:“现在控制住了‘递条子’‘送票子’,但却不得不拼命赚钱买学区房,这还不是在‘拼爹’吗?”
“学区房”热何时能降降温?
在许多业内专家看来,北京市推出的学校撤并、小升初直升、“九年一贯制”等一系列教改措施,实际上就是想通过学校的“以强带弱”,给名校降温,但短期内却导致了市场对新学区房的大肆炒作。
“长期来看,‘新政’有利于打破以往因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引发的少数区域学区房价格虚高的现象。”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称,但短期来看,的确会使“新晋”学区房的业主产生涨价冲动。
但有专家提醒,并不是买了学区房就一定能获得入学资格,不少地方的学区房还有落户年限要求。在北京,一些学校给出了学区落户满三年的入学条件;在上海,也有区内每户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的相关规定。因此,倾其所有买了学区房,却可能承受并不能如愿入学的风险。(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