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举行会谈。中新社发 刘震 摄
“去年冰寒地冻的冬季,我们双方共同在贵国播下了一粒‘种子’,这颗‘种子’很快就‘发芽’,如今已经长得很茁壮了。”3月27日,李克强总理对来华访问的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说。
李克强所说的“种子”,是他3个月前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发起的“中哈产能合作”计划。从与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谈期间打破既定流程提出倡议,到次日早餐时与哈总理马西莫夫的深入磋商,李克强总理发起的中哈产能合作计划,如今又取得了亮眼的新进展。27日下午,两国总理共同见证双方签署涵盖广泛领域的33份产能合作文件,项目总金额达236亿美元。
李克强表示,希望中哈产能合作的成功经验,能成为中国与更多国家进行类似合作的“新样本”。他说,产能合作有助于促进两国工业化进程,这也将会为“与相关国家合作提供范式”。
播种:哈总统命名中哈产能合作计划为“李计划”
今天看起来成长迅速的中哈产能合作计划,其缘起正是李克强总理一次外交临场的“急智反应”。
去年12月14日,李克强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与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会谈。会谈原本是“常规套路”,哈方向客人介绍他们正在推进的“光明之路”计划,并表示愿向中国出口铁矿石、农产品等进行合作意向。李克强当即回应:我们为什么不在“光明之路”上进行深入的产能合作呢?
此前一个月,纳扎尔巴耶夫刚刚在国情咨文中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光明之路”计划,其核心是加强本国的道路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李克强的一句建议,将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的巨大缺口与中国富余优质产能对接起来,正好契合了双方利益的交汇点,从而引起哈总统的高度兴趣。这场原定交互传译半小时的会谈,也因此不断“加时”,变成了一个半小时的同声传译。
会谈结束后李克强向媒体表示,双方取得“超出预期的成果”。而纳扎尔巴耶夫则大赞李克强务实高效的外交风格。他说:“我们双方的产能合作计划,可以命名为‘李计划’!”
次日一早,李克强与哈总理马西莫夫共进早餐时,再次就深化产能合作深入磋商,并初步达成一份涉及基础设施、公路、住房领域的总价值180亿美元的大单。
一位业内人士对媒体评价说,总理此行“敲定合作项目时间快得惊人、项目大得振奋人心”。
[责任编辑: 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