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键之年:透视经济体制四大重点改革走向
一季度,中国GDP增速放缓至7%。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更需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2015年简政放权、价格改革、对外开放、国资国企等经济体制重点领域改革如何推进备受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17日对此进行了解读。
简政放权:正制定内资领域负面清单试点办法
简政放权是改革的先手棋。“改革要做到放管结合,一方面是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是监管要跟上,而且要管好。”连维良说。
在“放”方面,连维良介绍,要降低准入成本,比如通过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减轻企业注册、发展、运行过程中的社会成本,实现“三证合一”,做到“一证一码”。此外,要放宽准入,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准入要放宽标准。
在“管”方面,他介绍,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新模式,包括加强综合执法试点。同时,今年要推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的管理新模式。负面清单首先在外商投资领域全面推开,内资方面今年也要开展试点,目前发展改革委正在牵头制定相关试点办法。
价格改革:大幅缩减政府定价范围
价格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连维良介绍,要大幅缩减政府定价范围,推动天然气价格并轨,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同时,今年要研究制定加快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的若干意见。
连维良说,输配电价改革是整个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这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思路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形象地讲,今后输配电网相当于高速公路,只要向电网交了过路费,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就可以逐步实现直接交易。”
他说,目前正在加快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现在的试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总量限制。一方面,根据改革的需要选择代表性强的区域制定改革方案,推进输配电价改革。另一方面,鼓励有积极性的地方制定改革试点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责任编辑: 刘承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