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与一位某部委主管贸易谈判的同志闲聊,问及他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如此迅速地达成是否感到意外时,这位同志的态度很淡定。相较于前段时间舆论激烈的争辩,专家对得失的深入分析,这样一个关键部门负责人所表现出的镇定,让人隐约觉得中国在面对严峻国际贸易环境时,似乎已经找到了应对之法。
我原本认为从国家角度出发,“一带一路”战略所看重的欧亚市场将有效化解中国产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而去年APEC会议期间推出的《北京宣言》,以及之后力推的亚投行也在国家层面上拉近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的距离,形成国家间的“圈子经济”;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以及亚太自贸区的推动都是中国减少TPP影响、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的方法。但是,毕竟相较于一纸成文的TPP,这些都还悬而未决,中国政府真的找到与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下抗衡的武器了吗?
令人意外的是,市场给出了答案,而这恐怕也是中国政府挺直腰杆,微笑面对“踢屁屁”的资本。在国际贸易的互联网升级版——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中,中国无疑走在了世界前列。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用户基数,使得中国消费者快于其他国家甚至美国,早早地养成了互联网消费的习惯。而由此催生出的支付服务、风险管理体系、信用体系都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健全完善,以典型企业阿里为例,其推出的蚂蚁金融服务,甚至可以覆盖到租房、旅游、签证等领域。相应地,为了满足如此庞大和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小企业参与跨境电子商务的热情远比我们想象的大。由此催生出的“平台”服务也放低了跨境电商的门槛,让中小企业可以更便捷更容易地参与国际贸易,服务甚至细致入微到国际贸易的每一个环节。
政府层面难以协调的事情,国家与国家间难以达成的协议,放回到市场上,也许就变成了企业自主的选择,轻松实现,因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追求的永远是便捷、高效以及低成本。在世界贸易新贵跨境电子商务中,走在前面的中国贸易服务商们势必为其他国家的政府和企业提供一个研究对象和参考范本,他们科学高效的做法会被效仿、推广,并逐渐影响到国家层面的协议,也就是国际贸易新规的制定。
这样看来,此次贸易便利化论坛上,对众多外国企业领袖和学者们提出,要形成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交换、服务对接和标准统一,就并不感到意外了。
[责任编辑: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