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月13日电 (记者 邹瑞玥)诚品书店的上海浦东陆家嘴店还未开张,台湾另一知名出版机构阁林文创,近日也悄然进驻上海。事实上,以艺术类书籍和童书出版为特色的阁林文创,近两年已经通过售卖童书、办展等方式多次试水申城,体会到上海阅读氛围与文化发展“春江回暖”的态势。
2014和2015年的上海国际童书展上,阁林文创的未来领袖CEO系列、小小理财家、魔法科学苑等童书系列销售火爆。2015年,阁林文创还连续参与策划了《不朽的梵高》《跨界大师·鬼才达利》等艺术大展,创下合计超过百万人次的观展人数纪录,相关艺术书籍更是卖到断货。
“去年上海书展开幕前夕,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上海市民每天阅读超过30分钟。氛围与文化发展可谓欣欣向荣,所以我们想把台湾的出版经验带进上海。”阁林文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培中告诉中新社记者。
他说,近年来,台湾阅读风气稍显疲弱,每人平均每月约读2本书。与台湾地区举办的展览相比,在上海办展的相关艺术书籍销售能多出50%左右。
广州知名书店“方所”的概念店落户衡山路;“最美书店”钟书阁亮相静安寺芮欧百货;地处新天地的“言几又·今日阅读”书店、三联书店朱家角店先后开业……从“倒闭潮”到“开业潮”,上海实体书店近来似乎是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电商和电子书这两大“侵噬”纸质书消费的“野兽”横亘在前,书店需要一些重新将人与书连接上的消费体验,来焕发新的生命力。
“上海思南书集在创办两年之际,首次迎来了盈利。”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思南读书会的发起人之一孙甘露透露,思南公馆在每周六下午已经成为爱书人风雨无阻的聚集地。借由读书会的聚集效应,思南书集的销售也实现了可观的增长。
在许多海外出版人看来,大陆的书店还是过于“郑重”,与展览、沙龙、咖啡馆携手,尚不能让书店产生特别接地气的亲近感。阁林文创在上海成立的京采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同妹告诉中新社记者,上海的书店和百货商店分得很清楚,在台湾却不是这样。在游乐场边上,就有卖童书的地方,百货店里不同类型的书籍与不同类型的生活商品混搭在一起,不仅卖书,还开画廊、卖花、卖服饰以及销售更多的文化创意产品。这种以诚品为代表的“复合经营”模式,每年带来的人流达到上亿人次。
申城一些书店也开始酝酿新的面目。在上海新开的无印良品书店颇受文艺青年追捧,旅行书与旅行箱搭配出售;零食与美食杂志相得益彰;甚至连一盆盆绿植中间,也见缝插针地竖立着《草木情缘》等博物学图书。这让人觉得,书真的是人们美好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完)
[责任编辑:吴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