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出行市场过去五年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摹。几乎就在一夜之间,大出行领域已经演绎出众多的“赛道”,而每一个赛道上都有着众多的“跑手”。
事实上,在大出行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多个细分市场都呈现出规模快速增长的态势,整个行业在竞争的氛围中变得能量密度极高,为快速前行积累了巨大的创造热情。
用流行的词来形容就是——这个市场正变得很“燃”。
需求快速增长促进出行变革
将出行市场引燃的第一个因子,是中国人快速增加的出行总量。
无论是跨境旅行的长距离还是上班路上的最后一公里,都可以直观感受到出行量的增加。一般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群出行活动的半径和频率都处在一个增加的过程中,在发达国家这一现象早已发生,而中国正在经历这样的周期。
出行总量增长不仅仅推动了交通工具和路径管控的升级,更是出行管理工具的升级。过去五年,与出行变革同期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出行APP在众多手机软件下载平台上都已经被定义为装机必备。无论是可以定位的电子地图、还是约车软件、共享单车软件,都让手机成为管理出行的重要工具。
类似共享单车这样的概念,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其实早已经有过尝试,但无桩的共享,就只有依赖可以定位的智能锁和智能手机的配合才能实现。这种方便不仅仅属于出行人,更属于管理者。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上实现的远程控制,不仅是对交通工具实现了管理,更为关键的是,在大数据应用下,这种管控也会让企业能够将交通工具配置到最需要的地点,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总结起来,过去五年的出行变革,可以说是量变和质变同时在进行,中国人的出行更丰富、更舒适,也更聪明、更有效率。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创业企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投资机构供给了大量的投资机遇。
出行变革的底色是创新
共享、环保、智能,可以说都是过去五年中国人出行领域的关键词,而整体下来我们会看到这些关键词是有一个共同的底色,这个底色就是创新。
以更大的视野来观察创新驱动出行领域的变革,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在创新,无论是共享单车的智能锁、网络约车的叫车软件、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乃至最火热的无人驾驶,都是企业不断尝试用新的技术驱动产品的变革。
第二个层次是资本对创新的激励和包容,创造新的出行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一个创意乃至一个程序,其应用和迭代更需要一个铺产品、建场景、培育消费习惯的过程。如果没有资本力量对创新的积极介入,摩拜与小黄车之争也好,当年的滴滴与优步之争也好,一定打不起来,也自然打不出现在巨大的市场规模。
创新驱动的第三个层次是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环境对创新的接受度,共享单车能够在中国市场崛起,而不是在美国和欧洲,最关键的因素是消费者和社会环境能够接受这样的创新,为出行创新供给了最适宜生长的土壤。从这点上看,中国内地出行领域创业的机遇期还远远没有结束,新力量仍会不断被创造出来。
出行变革会驶入科幻场景
在创新力量的持续推动下,更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已经在变为现实,而现实继续向前延展,则会越来越科幻。
无人驾驶、人工智能、VR等新技术都已经从实验进入到成熟阶段,新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支撑过去看来近乎疯狂的想法。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也许早晨出门的过程将会是,只需要在手机上设置好出行时间和目的地,无人驾驶的汽车就会自动行驶到指定地点,根据天气、路况选择最佳路线,将客户载到指定地点。
这样的想法看起来非常疯狂,但在经历了过去五年的出行变革后,也完全可以预期。在工业场景中,无人码头装卸货物已经在中国成为现实。从技术上说,不依赖驾驶者的出行已经不是难题。而未来的变革,在不依赖驾驶者后,商业模式也将迎来巨大的转变。像我们已经看到的共享租车这样的新出行尝试,如果实现无人驾驶后完全可以和网络约车再度整合,商业模式变为只需要做车辆管理和订单管理就能完美解决出行需求。
出行变革驶入科幻场景,是不可逆的趋势。以这样的角度再来思考出行变革,我们甚至还可以有更多的期待,也许未来规划的新城市、新街区,无人驾驶可以率先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也许很多年以后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人类出行的“煤油灯”时代结束了,“电灯”时代来了。
特约撰稿人:陈伟豪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合伙人
[责任编辑:孙伊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