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日电 台湾《工商时报》2日刊发社论《迎接两岸金融交流的新时代》,文章指出,两岸“金银三会”(银行监理合作平台第三次会议)带来金融市场开放的重大利多,具里程碑意义,如今,人流、物流、金流全面开通,两岸来到全面交流的新时代。
文章摘编如下:
期待已久的“金银三会”登场,带来金融市场开放的重大利多,并创造两岸交流的另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此次两岸金融市场准入的松绑,加上刚刚上路的人民币清算机制的建立,两岸的“金流”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其重要性,足以与1987年开放大陆探亲,打开“人流”的大门,以及2008年开放两岸直航与2010年签署ECFA协议,建立“物流”的通衢大道相提并论。如今,人流、物流、金流全面开通,两岸来到全面交流的新时代。
“金银会”的开放共识具有高度的价值。从2011年4月与11月密集举行第一次、第二次“金银会”至今,两岸金融监理高层的正式互动已经睽违整整16个月,此次“金银三会”的成果受到各界高度的期待,其实也反映了业者对于交流进度缓慢的忧虑。
我们过去一再呼吁,“政府”对于两岸金融开放可以抱持更积极的态度,建立有秩序、透明化开放架构。正如同2008年开放两岸海空运直航,至今将近五年的积累,证明两岸直航有秩序、循序渐进的开放,结果对两岸人民都有利,也创造了可观的产业价值。两岸空运与海运的开放,是一个值得金融主管机关借镜的成功模式,我们也期待这次金融市场的相互开放,将能出现媲美空运直航的效益。
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相对于空运与海运的开放,两岸金融市场的整合存在更为复杂的议题。其中之一是两岸金融业者的家数与多样性,远远超过航空与海运业,更重要的是,航空与金融虽然都是受到“政府”严格监管的战略型产业,但是金融业的管理却存在更多历史因素积累下来的“潜规则”,金融的管理实际上存在“表面开放,实质禁止”的大量灰色地带,在“金银会”签署金融开放的协议之后,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从台方的立场出发,两岸金融市场的开放必须遵循“实质对等”的原则,做到相对应开放的平衡架构。因此,在相互参股的议题上,双方都可以对等投资对方的银行达到20%的上限。实质上大陆的银行业在过去十年间资产规模迅速膨胀,而且从四大国有银行到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各城市所属的城市商业银行,股票上市之后总市值遽增,已经不再有大幅度增资的需求,而且即使要增资扩股,增资规模必然远远超越台湾业者的资本能力范围之外。
最近几个月,前来寻求增资意愿的大陆银行,大多都是二三级城市的银行,其中不乏远在东北或是西南相对周边的城市。对于台湾业者来说,参股的战略意义、未来实质经营的管理成本,以及持续发展的潜力,都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实务上,富邦借道香港入主厦门商银、国泰与东方航空合资成立寿险公司,以及众多合资资产管理公司,台湾与大陆合作的成功案例凤毛麟角,仍然处于缴学费的阶段。
因此,在两岸参股的议题上,实质的“对等投资”并不容易落实。我们建议,“金管会”对于参股的议题,应该了解台湾业者对于开拓大陆市场的战略思考,从“协助业者开拓大陆市场”的角度出发,而不是抱着“管理与分配”的老旧监理思维。理解本土业者的想法,协助业者形成有秩序、符合能力、具有可执行性的西进计划,不必坚持表面上的“对等”,如此才能让台湾业者在大陆发挥最大的战力。
此外,“金管会”的监管行为,存在许多行政指导的潜规则,这些潜规则用来管理本地业者,业界大多能忍就忍,但是在大陆银行入股台湾同业,进而取得20%股权,成为能够派任董监事的大股东之后,“金管会”这些行政指导的潜规则将会面临挑战。在陆资进入台湾金融业后,台湾金融版图将会成为本土、具有陆资背景以及外资银行三分天下的架构,对于金管会的金融监理能力必然形成新的挑战。
过往我们一再呼吁,“金管会”对于业者存在太多行政指导。除了金融监理之外,“金管会”实质涉入金融机构的业务、人事、财务、信息,才会造成台湾金融机构除了招牌,其余层面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现状。在市场对陆资开放之后,“金管会”恐怕必须改变这种父母官的监理文化,否则可能造成对陆资业者宽松、却对本土业者严管的问题,不然就是既有的监管潜规则与新进入的大陆业者不断出现摩擦。不论何者,对于两岸金融交流、对本土金融产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