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5月8日电 (记者 连肖)因特殊历史渊源,渝台两地历来交流紧密,近年来两地交流交往更呈现强劲上升态势。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李志雄8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详解渝台两地经贸、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成果与计划。
重庆成台商热门投资地 五届台湾周揽资逾千亿
从2009年开始,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重庆·台湾周”活动已连续举办五届。统计显示,过去五届“重庆·台湾周”吸引台湾工商团体负责人、企业负责人及大陆有关企业负责人,两岸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等共7000余人次参加;签约项目146个,合同金额达1340.8亿元人民币。
李志雄称,台湾周活动在渝台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各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有力促进了渝台交流向纵深发展,构筑了渝台常态化交流平台。
第六届“重庆·台湾周”将于2014年5月15日至18日与第十七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同期举行,主题是“两岸同心、深化合作、共创双赢”。两大盛会首次整合,旨在引导渝台两地经贸更深层次合作。此次活动将更突出渝台两地中小企业的对接与合作,目前台湾方面包括商业、农业、数控、文创、中医药等领域的约800余名嘉宾已确定来渝参加活动。
重庆现已成为台商炙手可热的投资地。李志雄透露,今后渝台经贸合作将拉长IT产业链,吸引投资面向农业、服务业、制造业等领域拓展延伸,汽摩及零配件产业(主要是汽车、电子、轮胎、轮毂等)、数控机床、化妆品、生物医药、银行、证券、基金、文创、物流等产业将成为台商投资重庆的新重点。
抗战遗址连接两岸共同记忆 渝台打造一批重点交流项目
重庆与台湾联系紧密,具有特殊历史渊源。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战时首都,期间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的历史,也形成独特的重庆抗战文化。
李志雄说,重庆是大陆拥有抗战遗址最多的城市之一,当地现保存下来的抗战遗址有767处,这些遗址是重庆与台湾交流的独特优势,更是连接海峡两岸同胞共同记忆的重要纽带。2012年以来,渝台两地连续3年举办“寻找抗战足迹、共谋和平发展”交流活动,以此促进两岸民众共同追忆民族历史。
2013年,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获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李志雄认为,这两个国家级基地的设立为两岸民众回顾历史、畅叙亲情和共谋发展搭建起强势平台。下一步,重庆将加大投入,推进“两个基地”的后续建设,更好地保护抗战文化。
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李志雄透露,届时渝台两地将合作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寻找抗战足迹、共谋和平发展”活动会较往年扩大规模,活动拟邀请台湾抗战老兵及其后代,到重庆追忆抗战历史、回味艰苦岁月、展望和平前景。重庆还将组织一批大学生到台湾参加“2015两岸青年同唱抗战歌曲演唱会”,通过渝台青年学生同台演唱抗战歌曲,感恩和纪念当年为民族生存而牺牲的所有军民。
李志雄称,渝台两地各界交流发展势头良好,每年都会开展一批重点交流项目,覆盖文化、教育、妇女、少数民族、渝台婚姻家庭等众多领域。至今,重庆开展的“两岸同心—巴渝文化参访周”活动已有13年,形成一个独特的教育交流品牌;2013年两地首次举办“台湾大学生重庆实践活动”;两岸婚姻家庭交流品牌“台湾重庆籍新娘故乡行”已举办三届,首届活动后,重庆籍新娘即着手在台湾筹建成立了“中华海峡两岸和谐家庭协会”,积极为重庆籍新娘们的交流、维权以及回渝创业等提供政策宣传和协调服务。
重庆将增设台商工业园区 两地同名乡镇计划交流
李志雄透露,今年渝台两地的交流活动将围绕青少年群体、文教、体育、基层民众四个重点展开。目前,重庆正在策划“台湾青年菁英重庆行”、“巴山渝水宝岛行”等一系列重点交流活动。
按照计划,重庆今年将积极推动电子信息、金融、机械制造、光电、化工、农业等各个产业的渝台合作取得新突破;继续重点推进“1+6园区建设”,“1”即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主要引擎,“6”即综合带动重庆台资信息产业园、重庆(北碚)台湾农民创业园,重庆(渝北)台商工业园,重庆(永川)台商工业园、重庆(璧山)台商工业园、重庆(铜梁)台商工业园6个台商园区协调发展。同时,重庆还将争取再批准设立2至3个台商工业园区。
重庆和台湾拥有30余个同名乡镇。李志雄说,重庆正在计划组织渝台同名乡镇的行业协会负责人互访交流,促进两地地域、行业和产业对接,实现资源互补。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