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台商协会会员自发集资兴建的环球经贸中心成为东莞市地标。 胡国球 摄
曾担任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第四届会长的张汉文没有想到,自己来东莞发展事业,一晃过了23年。
像张汉文一样,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打开,很多台湾商人来到东莞设厂、生活。基于台商众多的原因,1993年10月29日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正式成立,目前是全国会员数量最多、组织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备的地方台协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台协”。
东莞台商协会在增进会员之间交流、沟通政府与台商联系、促进莞台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东莞台商不可缺少的“台商之家”。同时,东莞也成为很多台商的“第二故乡”。
台商来莞寻发展机会
1988年初,47岁的台湾商人连阿荣以探亲为名经香港第一次进入大陆考察,几乎跑遍了中国的大中城市。考虑到东莞离香港近,离台湾近,产品等货物出入境比较方便,最后他选在东莞樟木头镇投资创办美华针织礼品公司。
比连阿荣晚了两年,1990年台湾的制鞋世家传承人张汉文来到内地考察,寻求投资地点。次年3月,他决定在东城街道办设立第一家大陆工厂,开通第一条生产线。
事实上,当时张汉文在台湾已经拥有5条生产线,常年握着耐克、阿迪达斯这类大客户的订单。不过,在东莞设厂的尝试极为成功,便宜的劳动力和优惠的政策使得利润率一度高达40%,1994年,张汉文在台湾的制鞋生产线已经悉数转移至东莞。
在1990年前后,像连阿荣、张汉文一样,许多台商不堪岛内日益上升的人力和原材料成本,加之东莞政府在土地方面给予的诸多优惠,纷纷来莞投资,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经济现象。
随着台资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台商希望建立一个台商联谊组织,统一协调和解决劳资纠纷、政策优惠以及人身安全等问题。
1993年10月29日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正式成立,连阿荣成为东莞台协首任会长,陈锡辉成为东莞台协的首任秘书长。360家台企成为第一届协会会员,占当时东莞台商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成为“天下第一台协”
目前,东莞台协是全国会员数量最多、组织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备的地方台协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台协”。
一组数据显示,经过21年的发展,会员企业从成立时的360个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个,入会率达70%,全市32个镇街都成立了分会。协会内设海关咨询、旅游、训练研习、公益事业、文宣编辑、休闲活动、公共关系、财源开发等17个功能委员会。
第四届东莞台协会长张汉文回忆说,1995年前后,越来越多的台湾商人来到东莞发展,为将事业永续留在东莞,安定台商,家庭团聚是个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因工作原因,很多台商人在大陆,但太太在台陪小孩完成学业。
当时,东莞台协就有了创办一个台商子弟学校的想法,但在落实计划上仍有许多困难需要突破和解决,最大的难题是师资和教学内容怎么和台湾接轨。最终,国家有关部门特批校长、老师由台籍教师担任,并使用台湾教科书。
张汉文说,1999年10月4日,全国第一个台商子弟学校奠基。不过,学校有了,太太来了,有的台商连父母都接过来了,紧跟着医疗又是一个问题。因台湾是全民保险,要进一步筹备设立台商医院。
今年7月,从2009年6月开始动工,经过五年的建设,位于东城台心路的全国第一家由台商集资成立的医院台心医院正式营业。
打造“台商之家”
在东莞发展强大后的台商,更是不断地开拓商业疆土,形成了一直颇有影响力的商业劲旅。
其中,2003年,张汉文带着东莞台商代表,迎接台湾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由台湾桃园机场直飞广州白云机场,创下两岸隔绝60年的破冰之旅,开通了两岸的正常交流。现在,全国每周已有796个航班飞往台湾。
2013年12月,由东莞台商协会会员自发集资兴建的东莞地标性建筑—环球经贸中心正式落成,成为莞台民间经贸和文化交流合作的又一载体。
东莞台商协会在增进会员之间交流、沟通政府与台商联系、促进莞台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东莞台商不可缺少的“台商之家”,而台商也给东莞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东莞已经成为台商的“第二故乡”。
譬如,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大岭山人打开招商引资的大门,郭山辉、吴荣泉、陈振沧、黄庆富和陈爱民等一批台、港家具界的创业家被大岭山成功地引进来。大岭山镇政府也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提出全力打造“家具产业基地”的目标,把握着台湾家具企业、马来西亚家具企业向中国内地转移的机遇,引来了资金、引来了技术、引来了人才,引来了庞大的家具企业群体。
目前,大岭山连续17年雄踞全国乡镇家具出口额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家具出口第一镇”,也是“中国家具第一镇”。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