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几条关于台湾人才的新闻广受关注。先是大陆电信巨头华为赴台,开出五倍高薪挖台湾产业人才;再有就是大陆电子商务龙头阿里巴巴21日起赴台高校巡回征才,承诺“只要有能力,一定拿出高薪来聘请”;接着,大陆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前往台湾招募空乘,看中的是“热情和亲和力”。
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上周末,“2014大学生赴大陆台商企业研习成果发表会”在台北举行。会上,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院长陈明璋表示,台(湾)干(部)目前在大陆台资企业工作,与(大)陆干(部)相比已没有所谓“能力优势”,就只剩下“忠诚度”了。
导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近年来,不少台资企业主在选择台干问题上已趋于理性,虽然每年都会留一定的名额补充台湾新鲜血液,但陆干在台企中所占比例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台企本土化,在地人才更有优势
已经是第八次举办的台生赴大陆台企实习,今年有158名学生参加,分赴上海、深圳、厦门、昆山、东莞等台商集聚地的台企实习45天。在此过程中,陈明璋发现,台企中的台干没有多少竞争优势。因为陆干成长得很快,尤其在企业本土化过程中,在地人才反而更有优势。
无独有偶,一位从事电子狗生产制造生意的台商告诉导报记者,2004年从台湾到厦门发展,他带了一批技术研发人员过来,而现在,公司里的台湾干部几乎没有了,连他自己的特助也是大陆人。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陆人才学习能力很强,不管是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此外,还对本地市场情况更了解。综合权衡,他更倾向于选择大陆人才。
聘用台干,主要看中创意性思维
不过,随着大陆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台湾人才又开始获得台企青睐。据厦门市台商协会副会长李志功介绍,他身边就有一些台企又回到大量聘用台干的年代,原因是“觉得很好用,台湾人才在创意性思维上比大陆人才强”。
对此,台企厦门陆宝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建谊表示认同。他告诉导报记者,这几年来,他们公司每年都会招聘2到3位台干。在他看来,台干在台湾成长、接受教育,从日常生活和媒体资讯获得的信息,使得他们普遍对国际品牌认识得广,更具有国际化思维,这对陆宝这样一个打造新品牌的企业来说,尤为关键。
此外,不止一位台商对导报记者表示过,台干相对比陆干来得忠诚,用吕建谊的话形容叫“念旧”。东莞证券厦门营业部台籍首席投资顾问杨博光也认为,“以台湾人才的敬业程度,企业会比较喜欢。台湾人才忠诚性也高,会真正为企业利益着想,这与台企思维是比较吻合的”。(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 文/图)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