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山(右)在查看“元宝柚”生长情况。再过一个月,“元宝柚”将完全成形。 郭碧燕 摄
近日,深圳华润万家向南靖柚农曾福生伸出橄榄枝,拟常年向其订购琯溪蜜柚。这种蜜柚的过人之处在于,呈元宝形状,双面带有“招财”、“进宝”等浮凸字体,模样十分讨喜。这样一对蜜柚可卖到400多元,价格大大高于普通蜜柚。
据了解,该创意取经自台湾农民。
取经,突破柚业瓶颈
曾福生是南靖县南坑镇新罗村村主任。20年前,他从平和县引种琯溪蜜柚,带动了全村90%的村民变身柚农。然而,近年来,白肉蜜柚市场价长期处于低位,让村民们犯了愁。“一斤只卖八九毛钱,算上人工,成本都逼近1元了。”曾福生说道。
于是,砍树改种红肉蜜柚、三红蜜柚、西瓜蜜柚等新品种,成为当地不少柚农的选择。看到部分村民“改旗易帜”,曾福生的师父、平和柚农李海山提出了反对意见:“砍掉老树嫁接新品种,不但成本高,而且还至少需要3年时间才能结出新果。”
如何在不砍树的情况下,增加白肉蜜柚的附加值?2012年,李海山从一档电视节目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当时台湾柚农成功试验出了元宝形柚子,将水果作为高级礼品出售,单价高至800元新台币。
“贱价的柚子居然成了‘金元宝’!”激动不已的李海山立即报名参加赴台游,飞到台南向台农取经。在台湾,他找到了“元宝柚”的发明人谢木林。在谢木林的农场里,李海山不停地观察“元宝柚”的培育方式,认真地记录下塑形模具的尺寸。临走时,他还不忘买上几个“元宝柚”的模具,决定回家实战一番。
攻关,问题迎刃而解
从台湾回来后,如何让技术落地,成为李海山面临的新难题。
“台湾种的是文旦柚,个头较小,我们的琯溪蜜柚个头大得多,‘元宝’就是要大点才够大气!”李海山的合伙人蔡盛江说。为此,他们找到工厂,制作了一套新模具,将台产模具直径从11厘米扩展至18厘米。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由于尺寸过大,蜜柚成了四不像的怪胎。
“柚子海绵层深厚,可塑性强,但其延展性还是有局限,模具大了不好塑形,小了又不符合我们的要求。”为了寻求最佳尺寸,李海山找到了福建农林大学的朋友。在实验室里,他们以气球模拟,终于找到了模具的最佳尺寸——15厘米。
可是,材质的选择又让创业者们跌了跟头。最初,出于成本考量,他们选择了较为便宜的PPS塑料。但由于该材质硬度不够,塑形效果不尽如人意。一狠心,他们将材料换成了昂贵的PC塑料。“使用PC塑料,单个模具成本要贵5块多,但硬度够,而且我们用的是食品级材质,更为环保。”李海山的另一位合伙人蔡汉水说。
然而,“任性”的蜜柚并不因此“变乖”,问题又出在模具的固定方式上。“一开始我们图方便,采用卡扣设计,但模具很快就因承受不了蜜柚的压力爆开了。”蔡盛江说,这一次失败让他们又损失了10多万元。最终,柚子被螺丝牢牢地固定在模具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元宝柚”的卖相,李海山还进行了技术拓展——催黄和打食品蜡。“经过这两道工序,‘元宝柚’不仅外形更加逼真,还延长了储存时间,保存10个月都不成问题。”李海山说。
今年初,李海山等人改良的塑形模具获得了外观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收获,梦想照进现实
不久前,李海山与两位合伙人成立了宏丰源果蔬专业合作社,他们希望借此来带动更多柚农参与转型致富。得知师父的实战有了成效,曾福生慕名而来,将“元宝柚”引进新罗村,并一次性投资5万元。
目前,新罗村有不少农户主动开始学习“元宝柚”的栽培技术,每户试验100粒左右。经历“变形记”的琯溪蜜柚,将再次带动新罗村村民致富。曾福生告诉记者,预计“元宝柚”每年可为全村增收300万元以上。
事实上,“元宝柚”的效益正在显现。去年,李海山等人首次投产的400粒“元宝柚”,卖了8万多元。今年,他们将产量增至8000粒。尽管新一季的“元宝柚”还需一个月才能采摘,但订单已经纷至沓来,明年他们的生产规模还将增加至4万粒。
与此同时,李海山正计划携“元宝柚”进军高端市场。李海山说,目前“元宝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并用水晶盒包装,打造666元、888元两个价位,试水高端礼品市场。
此外,李海山的另一策略是走定制化路线。根据消费者需求,将蜜柚塑造成不同形状,并带上不同文字。“当然,这在技术上还需要不断摸索。”李海山说。(记者 张辉 通讯员 郭碧燕)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