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晚报》26日报道,经历争议、磨合,台北市“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届满10周年。该市环境保护局当天介绍,10年间,台北市家庭垃圾量由每人每天1.12公斤降至0.39公斤,减少了65%。
2000年7月,台北市政府为改正垃圾费随水费征收带来的不公平,并推动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及垃圾减量,在台湾率先推行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
随袋征收,是以专用垃圾袋为计量工具计算应缴垃圾费金额的方法。垃圾袋越大,装的垃圾量越多,所缴的垃圾费越多,这被视为一种较为公平合理的垃圾收费方法。
“华视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本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其每周发表的网络谈话节目中曾介绍这项政策所取得效果。他说,1994年台北市启用1个垃圾掩埋场,原本规划使用10年,因垃圾费随袋征收政策使台北市垃圾减量,今年已是2010年了,该掩埋场却还可以再用10年,等于增加近16年的使用寿命。
台北市环保局主任秘书卢世昌介绍说,10年中,台北市资源回收率由2.4%增加到2009年的45%,增长18倍;1999年垃圾费随水费征收时,台北市每户每个月要缴交垃圾费新台币144块,但到去年,平均每户每月缴交费用降至37块。
他说,事实证明,垃圾费随袋征收大幅减少市民垃圾费支出负担。
卢世昌26日介绍,今年底,台北县也将效法实施该政策。
今年上海世博会中,台北市也因为该项政策获选为最佳城市实践区案例。在上海,它引起很多市民的关注,并讨论此方法是否适合帮助上海推动垃圾减量。(记者 刘舒凌)
[责任编辑: 李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