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食盐加碘政策,历经全球公共卫生及经贸趋势不断调整。
台湾1967年全面实施食盐加碘政策,直到2004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开放不含碘的盐进口迄今。
碘存在于土壤及海洋中的微量元素,台湾为海岛,很多人以为不会有碘缺乏问题。日据时代,台湾帝国大学河石教授于1944年发表流行病学报告指出,地方性甲状腺肿排行当时台湾十大常见疾病的第五名。
当时国际预防缺碘的策略,主要是在食盐中加碘。
台湾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教授陈拱北在1958年,于新竹试办食盐加碘计划,当年学童甲状腺肿是51.3%,三年后,即降至4.1%。
由于食盐加碘试办计划成效不错,当局1967年全面实施食盐加碘政策,全台学童甲状腺肿盛行率也从21.6%,四年后降至4.3%,代表食盐加碘对治疗和预防甲状腺变肿有很好效果。
不过,食盐加碘政策也带来其他问题。台大医院基因医学部及内科部主治医师陈沛隆表示,碘吃太多会诱发有自体免疫疾病的人发病,如葛瑞夫兹氏病会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台湾食盐加碘政策直到2004年台盐民营化,当局开放不含碘的玫瑰盐及海盐等进口盐,台盐仅部分含碘盐才会特别标示,多数商品为不含碘盐。去年一份市售盐品碘含量监测暨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指出,台湾市售食盐中多数不含碘。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