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的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共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进行探讨。反服贸学运发生后,引起两岸各界广泛关注。在本次研讨会中同样成为两岸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议题之一。与会多位学者通过不同角度层面,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后续政治和社会影响。
全国台研会副秘书长杨立宪发言指出,从“反服贸学运”中,既可以看到台湾民众历史心结的投影,看到反共、“去中国化”教育和“台独”宣传的投影,看到族群矛盾、蓝绿对抗的投影,也可以看到两岸结构性矛盾的投影,以及亚太地区国际政治角力的投影,可谓“窥一斑而见全豹”。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郭震远也认为,反服贸学运不仅是台湾最激烈的一场运动,而且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多年来积累的台湾政治、经济、社会的大量矛盾。
郭震远指出,这场学运还突出地表现了台湾年轻世代的强烈不满和迷茫,以及新媒体在台湾社会运动的发动、组织中的强大威力。经历这场学运的强烈冲击后,台湾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两岸关系,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受到高度重视。
浙江大学台湾研究所李文艺博士认为,“服贸协议争议”是两岸经贸发展受政治左右,两岸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集中表现。它引发台湾政党政治再现危机,未来岛内政治将进入动荡期;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问题不可回避,正确把握民意已成为推动两岸政治互信的关键。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经所副教授黄清贤通过列举民调数据,分析反服贸学运的影响。他说,“以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在学运后的4月民意调查结果来看,42.5%的民众支援签署服贸协定,与2013年底的学运前民调比较,只降3.2%,差异并不显著;同时,支持两岸制度化协商的民众仍有58.8%。这显示学运并未对目前的两岸协商关系,以及服贸协议的支援度产生扭转效果。”黄清贤教授认为,要用审慎乐观的态度,看看反服贸之后,两岸关系怎么走。
与会学者针对“正确把握岛内民意”达成一定共识,同时认为,反服贸学运带来的危机也是转机。
郭震远认为,反服贸学运没有也不可能阻挡、改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的趋势,反服贸学运也促进大陆对深水区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也对台湾的民心、民意及其影响,有了更清醒、具体的认识。
李文艺表示,此次由“服贸争议”引发的岛内政治危机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关键期的挑战,也预示着两岸关系的制度化建设的机遇。
黄清贤指出,反服贸学运对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造成冲击,但危机就是转机,可借此机会重新检视两岸关系的实质内涵,通过相互依赖、共同命运、同质性的强化,具体实践“两岸一家亲”,迈向品质皆提升的两岸关系未来。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