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8日电 台湾《联合报》8日发表评论称,在台湾人民呼喊过收入缩水、经济“闷”的氛围下,乞丐为何还能进帐如此多钱? 虽说世风日下,但台湾民间依然弥漫着“做善事”风气。台湾人掏钱给乞丐者不少,间接说明台湾经济应该不差,至少没有媒体所形容的那般不堪。
文章摘编如下:
报载一名职业乞丐在台北市行乞,不到一个月竟进帐6万多元。近6年前(2007年7月),台北县中和警分局警察逮到两名大陆来台行乞者。两名残疾男子系以商务考察之名来的,才4天就各乞讨1万多元,平均每天2500多元。相较于今年每天2000多元的行乞收入,6年前还多了500元。
在台北行乞的收入,不论2007年的每月7.5万元或今年的每月6万多元,都远高于台湾工业及服务业受雇员工每人每月平均薪资,与2012年5月人力运用调查的职业别平均月收入相比,只低于民意代表、主管及经理人员的7.1万元,比次高的专业人员49891元高。
不过,在台湾人民呼喊过收入缩水、经济“闷”的氛围下,乞丐为何还能进帐如此多钱?
虽说世风日下,人心已不古,但台湾民间依然弥漫着“做善事”风气,或者也正是台湾人敬天敬神,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积德行善会有福报”的具体反映吧!如此,对于状似可怜的乞丐生出同情心,应是很自然的,而“有余钱”也当然是行善事的必要条件了。所以,台湾人掏钱给乞丐者不少,间接说明台湾经济应该不差,至少没有媒体所形容的那般不堪情境。
值得严肃思索的问题是:乞丐应不应存在?如果乞丐真是无法且无力谋生者,是任由他们行乞?或设立收容所来解决?大家应比较赞同收容所这种方式吧?由种种事实可知,当今的乞丐们有些是冒牌货,甚至由于行乞好赚,竟然形成帮派、行业了呢!而竟然将小孩打残逼迫行乞的案例也都有所听闻,于是对乞丐的怜悯掏钱乃产生“爱之适足以害之”的不堪后果。
那么,除了有“温暖的心”之外,是否更应该要有“冷静的脑”呢?(吴惠林)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