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段续)当刷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习惯时,数十秒不等的微视频应用也正在走进许多中国网民的“网上生活”。
“视频的代入感更强。”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唐小洁说,在她日常的“手机生活”中,除了浏览文字、图片等相对静态的内容之外,“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不时会让她捧腹。
据了解,曾备受关注的个人拍客创作和微电影等在二三十分钟左右的互联网视频产品已经不那么火爆,“越短越好”成了移动互联网视频传播的重要诉求。
在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推出的微视频应用“微视”上,只需用已有的QQ或微信账号登陆,就可以浏览和发布时长为八秒的短视频。
“八秒之内要极尽创意。”东北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授金振邦说,像微博的140字限制一样,短平快的新媒体时代对视频分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少影视明星也成为微视的拥趸,用搞怪创意的视频秀来提升自己的人气。“在上面浏览明星的视频,感觉更加真实。”首都经贸大学研究生刘颖说。
基于腾讯巨大的用户数量,短视频可以在微信、QQ、微博上“肆意分享”,完善的互联网生态闭环和开放的社交关系链提供了不错的用户体验。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认为,完善的生态圈能让这些公司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里抢占先机。
和“微视”不同,同类的微视频应用“秒拍”在视频拍摄时长为10秒,通过和新浪微博合作成为其短视频分享平台。
业内专家指出,微博的新闻性更强,“秒拍”视频在新浪微博的分享让其用户更加注重对于新闻事件的传播。
与之相印证的是,“秒拍”上大量上传的关于近期韩国翻船事故的短视频。“重大新闻事件的短视频包含的信息量更大,现场感更强,更易于传播。”金振邦说。
手机流量的耗费也是微视频在移动互联网传播必须考虑的因素。“经过转码加工,十几秒的微视频大小也就五六百字节,也就是三四幅照片的大小,流量应该不是问题。”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生刘博说。
在金振邦看来,短小有趣的微视频可以很好适应新媒体传播特征,“十几秒的视频经过不同社交平台互动分享,点击量可以呈几何级数增长,飞快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流量能够为广告商带来丰厚的利润”。
在一些专家看来,除了广告、流量等与传统视频没有差异的盈利方式之外,包含用户原创内容的微视频优势更加明显:版权成本低廉,如果创意优秀,一则短视频的流量和点击量会非常可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
该报告指出,用户上网设备向手机端转移、使用基础环境的改善和上网成本的下降,是手机端高流量应用使用率激增的主要原因。“数以亿计的手机网民为微视频应用的利润转化提供了巨大的基础。”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说。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