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来,东莞培养了一些知名企业,2010年11月17日在中小板上市的搜于特已成为“中国休闲服饰十大品牌”。资料图片
评论
大项目在精不在多
改革开放的历史河流,拐过30多道弯,来到了今天。
30多年时间里,深圳锤炼了华为、中兴通讯等“巨无霸”,佛山成就了美的等大企业,而惠州作为后起之秀,凭借土地资源优势吸引了比亚迪、中海油等一个又一个的大项目……这都让东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30多年时间里,东莞以敢为天下先的态度,依靠“三来一补”企业,迅速从农业县崛起为“制造业名城”,成就了“一塞车全球缺货”的传说。同时,也培育了福地彩管、嘉美风扇等盛极一时的大项目。
然而,由于缺乏战略眼光等原因,本土大项目的“传奇”纷纷落幕;全球金融风暴来袭,犹如秋风扫落叶,中小微企业纷纷倒闭……“东莞制造”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东莞开始不满“满天星斗,缺少月亮”的产业现状,发力大项目,助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对东莞来说,受到工业用地、城市综合竞争力、人才结构的影响,东莞与深圳、广州、佛山和惠州等城市相比,争取“三重”项目的吸引力稍逊一筹。同时,在认识不充分的情况下,引进重大项目成果,与期待值相差甚远。
例如,一些企业利用政府急于求成的心态,打着建设工业园、科技园的幌子,实质是瞄准了不可再生资源——“土地”,先圈地再建设一大批工业园,甚至轰轰烈烈建设房地产项目。这样的“大项目”,激活的只是房地产泡沫经济——看起来很美,但对于东莞产业、城市的转型升级并无裨益。
笔者认为,东莞的“三重”项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引进“三重”项目的同时,东莞应处理好“大项目”与“中小微”企业的关系,要把中小微企业当做大项目发展的“基石”,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也只有重视本土企业的发展壮大,才能拥有更多总部经济,而非简简单单地给政策、给资金的引进,避免出现“大项目引不进来,中小微企业活不下去”的尴尬局面。
不久前,东莞重大办公布一组统计数据,今年1至6月重大建设项目进度,全市共有133个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134.1亿元,占上半年计划113.3%,占年度投资计划260.2亿元的51.6%。
这意味着,一向以拥有15.5万家中小微企业而领跑全国的东莞,不遗余力地上马大项目,力图破除低速经济增长、“满天星斗,缺少月亮”的产业结构魔咒,以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版图上,东莞一直在追梦“大项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东莞曾引进了当时广东最大型的彩色显像管厂福地彩管,生产了第一只25英寸平面直角彩色显像管,改变了只有中小微企业、没有大项目的尴尬状况。
沧海桑田,时代巨变。遗憾的是,当年的福地彩管、嘉美风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本土大项目,由于缺乏技术敏感、人才储备,在新一轮的技术革新浪潮中,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
此时此刻,当东莞的大项目纷纷上马之时,曾经创造“东莞奇迹”的庞大中小微企业群却陷入了彷徨,他们是否正在被边缘化?更值得思考的,东莞上马什么样的大项目,才能成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牛鼻子”和“加速器”?
1
大项目何在:靠中小微企业跻身“5000亿俱乐部”
深圳华为的年销售收入可以占东莞GDP的2/5,佛山美的、深圳中兴等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可以各占东莞GDP的1/5。
今年年初,东莞公布2012年GDP为5010亿元,成功省内第二个跻身“5000亿元俱乐部”的地级市,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22名。
但这份不俗的成绩单却只是一个“美丽的尴尬”。
在城市主政者的眼中,东莞成功迈入“5000亿元俱乐部”,主要是依靠15.5万家中小微企业的合力,却鲜有一枝独秀的大企业——“满天星斗,缺乏明月”的产业结构,让人感到忧心。
横向比较广州、深圳和佛山等珠三角城市的大企业,曾被称为“广东四小虎”之一的东莞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中,深圳华为的年销售收入约2000亿元,中兴通讯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而佛山美的销售收入突破了1000亿元……也就是说,深圳华为一家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可以占东莞GDP的2/5,佛山美的、深圳中兴等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可以各占东莞GDP的1/5。
更令城市主政者感到忧心的是,佛山年产值1000亿元的一汽大众项目,惠州的比亚迪汽车、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广州增城北汽、广本整车生产项目等周边城市的新大项目持续上马……
这些城市或将一骑绝尘而去。
早在去年2月,市委书记徐建华、市长袁宝成率领的高规格党政代表团赴佛山、惠州和广州学习考察。在行程表上,该三地的重大项目、重大发展平台和重大科技专项等方面先进经验和做法,是东莞学习的重点。
东莞党政代表团走访了佛山的美的、南庄,惠州大亚湾开发区比亚迪工业园、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惠州港马鞭洲码头,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花都汽车城等大项目。
这次出访,给东莞党政代表最直观的冲击是:大项目对一座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东莞是一座没有“月光”的城市——有“满天星斗”的中小微企业,却“缺少月亮”,没有一个年销售收入比肩华为、中兴通讯和美的等的大企业。
随后,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三重”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重大项目作为推进产业高级化的重要着力点,把重大发展平台作为推进产业高级化的主要载体,把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推进产业高级化的主攻方向。
一组统计数字显示,2008至2011年,东莞超千万美元项目330宗,比广州少355宗、比深圳少269宗;超千万美元项目平均投资规模3017万美元,深圳、佛山、广州、惠州分别是东莞的2.2倍、1.8倍、1.7倍、1.4倍。
徐建华说,东莞经济总量在全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第四,地级市中仅次于佛山。但在重点项目、重大平台、重大科技专项等“三重”项目中东莞不多,排名和东莞的经济地位不相称。因此,市一级将集中打造百亿元项目,镇一级要关注30亿元、50亿元级别的项目,东莞既要有满天星,又要有大小月亮。
2
边缘化:中小企日子不好过
“三重”建设启动之后,东莞的土地、行政等资源,开始向大项目倾斜,中小微企业似乎正在经济版图里逐渐被边缘化。
东莞缺少“大月亮”的历史原因,还要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
时间回到了1978年9月15日,“粤字001号”的太平手袋厂——中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诞生在虎门解放路7号。时隔鸦片战争130多年后,东莞再次勇立历史潮头,翻开了改革开放的新一页。
此后,“三来一补”遍地开花,东莞各个村镇利用毗邻港澳、深圳的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承接“三来一补”业务,带动这种模式向珠三角甚至全国推广,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一股重要力量。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文章《珠江模式的再认识》中提到,被称为“借船出海”方式的“三来一补”,让东莞在开始的9年里累计收入工缴费达4.5亿美元,乡镇集体从中取得6.7亿元收入,成为这段时期东莞工农业发展的资金。
可以,“满天星斗”的中小微企业合力创造了“东莞奇迹”。但这同时却也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软肋:外界来东莞参观的时候,笑称东莞的产业结构是“满天星斗,没有一轮明月”。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东莞的GDP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领跑全省,且远高于全国的平均速度,“东莞制造”一时风头无二。
时间来到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东莞模式”受到了挑战。
以外向型经济导向的东莞中小微企业处在风口浪尖,一时出现了倒闭潮,而东莞连续4年GDP增长率低于省均水平,在去年东莞则低至6.1%。同时,随着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中小微企业的星光逐渐暗淡了,艰难度日。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3月末,东莞共有中小微企业15.5万户,占全市企业数(不含个体工商户、村组经济)的99.8%。
然而,如此庞大数量的中小微企业,今年1至3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微企业增加值为253.91亿元;第二季度实现利税总额38亿元,仅占全市利税总额的47.2%。
大朗镇一位小企业主肖先生说,现在中小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不久前,他准备筹集100万元,更新工厂的设备,以提高生产率,便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要求说,除了房产抵押之外,贷款还需要提交计划生育证明、3年的销售合同、3年的送货单等资料,而且销售合同、送货单上需要双方盖章,确保资料的真实性。
肖先生十分困惑地说:贷款本应该是很简单的事,为何还要提交计划生育证明、销售合同和送货单呢?特别是时隔多年的销售合同和送货单,已经很难找到了。无奈之下,他找亲戚朋友,凑了100万元,上马了一批机器设备。
他说,在“三重”建设启动之后,东莞的土地、行政等资源,开始向大项目倾斜,而在艰难度日的时刻,中小微企业感受不到政府“雪中送炭”。可以说,组成东莞经济主体的中小微企业内外交困,似乎正在经济版图里逐渐被边缘化。
3
“大项目梦想”:一汽大众项目与东莞擦肩而过
一汽大众项目最终被佛山拿下,主观上是东莞抢大项目的意识不够;从客观上看,当时一汽大众需要较大的连片土地,当时的东莞确实拿不出来。
对于东莞来说,“大项目梦想”并不陌生。
上世纪80年代末,东莞经过第一波迅猛发展,逐渐实现从农业市向工业市转变。那时的东莞也像现在一样,认知到大项目对经济巨大的拉动作用,也遗憾“满天星斗,缺少月亮”的产业结构。
时任东莞市长郑锦滔曾回忆,早在1984年,东莞抓住国内彩色显像管的机遇,决心上马彩色显像管项目。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广东最大型的彩色显像管厂落地东莞福地,被称为“福地彩管”。这家企业诞生了我国首次引进生产的第一只25英寸平面直角彩色显像管,缔造了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资产重组案。
可以说,福地彩管是东莞工业经济的一个标志性重点项目。这个大项目曾为东莞带来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和活跃的资本,让当时的东莞大开眼界,也让东莞对外的印象大有提升。
遗憾的是,2003年,因战略失误、技术革新等原因,这一个让东莞骄傲了十多年的福地彩管业务转让给国外公司。
与福地彩管差不多同期,由于缺乏对技术更新的敏锐度、安于现状等原因,嘉美风扇、爱迪、凌高和通达等东莞本土大项目也纷纷落幕。例如,20年前,独占鳌头的东莞本土企业嘉美风扇,吸引了美的、TCL前来“取经”,而今再无嘉美的传说。
直到几年前,一直有整车梦的东莞,与佛山争抢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的一汽大众项目时落败。这事“惊醒”了东莞,为何这样的大项目与东莞擦肩而过呢?
市外经贸局局长黄冠球分析说,一汽大众项目最终被佛山拿下,主观上是东莞抢大项目的意识不够;从客观上看,当时一汽大众需要较大的连片土地,当时的东莞确实拿不出来,且在汽车产业立项等硬件方面,佛山有成型的优势。
随着本土大项目的落幕、外来大项目的引资失败,东莞的“大项目梦”再次萌芽。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东莞重大建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完成投资约134.1亿元,占上半年计划113.3%,占年度投资计划260.2亿元的51.6%,同比增长6.5%。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粤海项目。粤海项目计划投资600亿元,占地面积约17平方公里,分3期共10年开发建设,主要集聚汽车零部件、工程装备、数控装备等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研发。这在东莞招商历史上绝无仅有,在全国也不多见。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在不遗余力推进大项目的同时,东莞需要思考:在中小微企业生存受到挑战时,大项目的引进,将起到什么作用?同时,东莞引进什么样的大项目,才能起到作用呢?
4
由小到大:能否培育出本地大企业?
优质大项目可遇不可求,在引进重大项目的同时,东莞要重视中小微企业,把本土企业培养起来。
事实上,大项目与中小微企业之间并不矛盾,但有一道界线需要厘清。
福地彩管的变迁史,时刻提醒处于广州、深圳和佛山等城市包围的东莞,应该引进绝对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引进绝对优势的大项目,成为产业金字塔尖的“明珠”,而15.5万家中小微企业,应该是大项目的配套企业,也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
一组数据能略窥东莞的困境:截至4月下旬,东莞共有可利用土地632幅,可利用土地共76902.3亩。其中,工业类用地(包括工业、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普通仓库用地、物流)有276幅,共42436.6亩,占可利用土地的56%。
也就是说,东莞每一幅工业类用地的面积仅有153.75亩,而对于动辄上千亩的企业来说,东莞现存的工业用地不够“解渴”。
中山大学教授林江分析说,东莞推动“三重”建设,目标是克服产业结构的不足,但是也存在一道“陷阱”。“三重”建设能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快速拉动经济增长——这只能逞强一时,无法持续长久。
他说,东莞现在需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忍住暂时的低增长,切忌“三重”建设用光了土地,缺乏后劲。东莞当务之急是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不要一味地引进大项目,切忌为了GDP盲目上马工程,而引进的大项目一定要是优质的项目,还要继续盘活中小微企业,避免出现“大项目引不进来,中小微企业活不下去”的尴尬局面。
东莞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李秋阳说,优质大项目可遇不可求,东莞一年能引进一两个优质大项目,已经很成功了。在引进重大项目的同时,东莞要重视中小微企业,把本土企业培养起来。深圳的华为、佛山的美的,也都是本土企业。
30多年来,东莞也培养了一些知名企业,例如以纯、搜于特等企业。特别是搜于特,2005年12月注册资本仅有200万元,2010年11月17日搜于特在中小板上市,成为“中国休闲服饰十大品牌”。
林江建议,东莞可以向江苏学习,考虑与银行合作,向战略型新兴产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而等中小微企业发展成熟了,可把贷款偿还给银行和政府。在未来的某天,这些企业或成长成参天大树。
策划 南小渭 段思午
采写 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实习生 刘若筠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