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州1月17日电(记者吴俊)来自新疆裕民县哈拉布拉乡的李勇原本是深圳一家机械公司的送货员,2010年他通过深圳市总工会帮扶农民工的“圆梦计划”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年的学习结束后,他成为一名高技能人才。
李勇的成功并非个案,近年来,随着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传统制造业中的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品牌等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延伸,原本在流水线上“拼体力”的珠三角农民工群体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转型,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从去年8月开始开展“深圳对中国农民工转型的主要贡献研究”专题调研,课题组对1500多名在深圳务工的农民工和部分已返乡的外地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及入户深入访谈。近期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在深圳发展模式的转型呈多样性;一部分农民工在深圳建立自己的事业,一部分农民工转型为雇主、个体经营户;近四分之一的农民工转型为工程技术和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此同时,深圳还面向农民工公开选拔公务员。
而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很多曾在珠三角打工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他们自主创业的勇气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珠三角打工的经历。调查显示,近半数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
2008年,深圳被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几年来,深圳大力推进创业工作,开展农民工创业培训试点,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基础。
从2009年开始,深圳工会每年筹资5000万元帮助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2012年追加到6000万元。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深圳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次逐年增长,其中八成是农民工。此次调查显示:在深圳,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工仅占21.8%。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及措施,不断增加农民工收入,改善生存状况,如生产环境、居住条件等。
以深圳为例:农民工的月工资由特区建立之初(1980年)不足百元,到2011年达到3300元,31年增长超过32倍。调查显示,有63.5%的农民工认为在未来5年将留在深圳发展。这反映了农民工希望融入城市生活的趋势。
中国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0年以来,珠三角产业转型加速,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制造业技术化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致使企业对应聘岗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岗位呼唤农民工必须向拥有一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转型。
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珠三角农民工群体自身的转型仍在继续。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深圳适应新岗位要求的30岁以下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已超过405万人,占深圳农民工总量的66.1%,已成为深圳农民工的主体部分。深圳农民工主要从事行业以制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为主。制造业当中尤以从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比例最大,约占三分之一。
深圳市团委青年学院教授田杰说,珠三角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十分突出,在城市步入加快转型升级发展轨道的同时,农民工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素质提升和发展方式上也初步实现了四个转型。但也应该看到,这种转型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政府和社会要加快改革步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做出更多努力。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