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两项细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分账核算风险审慎管理细则》,启动市场期待已久的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FTA)。此外,自贸区金改步伐进一步加快:上海期交所将建立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块力争在年内推出;证券交易所建立国际资产交易平台;中国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及其他金融要素交易市场,也在研究如何利用自贸区的优势设立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或者开发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业务。上海未来成为商品交易中心的地位有可能进一步加强。
上海自贸区最大政策出台
FTA账户规则公布
5月22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两项细则,启动市场期待已久的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FTA)。两份文件名分别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实施细则》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分账核算风险审慎管理细则》,详细规定了自由贸易账户(FTA)开立、资金使用和管理内容。
细则核心内容包括:上海地区的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分账核算单元,为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区内主体提供经常项目、直接投资和投融资创新相关业务的金融服务,以及按准入国民待遇原则为境外机构提供的相关金融服务。同时,明确FT账户为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区内主体和境外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开立。
细则还明确,FTA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机构账户,以及FTA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按宏观审慎的原则实施管理。不仅要求自由贸易账户与一般境内账户分开管理,还特别强调了“金融机构分账核算单元自身的各项金融及资金业务也必须纳入分账核算管理”。自由贸易账户吸收的外币资金余额,除了因清算需要必须存放外,不得存入境内金融机构。同时,即便存入的,也要纳入清算开户机构外债管理。
细则同时细化了FTA账户资金兑换的政策安排,对已经实现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相关业务可兑换的,FTA账户内资金可自由兑换。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长张新在发布会上称,不能把FTA账户和投融资便利化画等号,前者是为后者提供载体和工具,投融资便利化涉及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不是完全的自然可兑换,而是分类别、有步骤、有管理的资本可兑换。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开展创新业务需要分账核算系统,自由贸易账户的落地,是自贸区银行分支机构盼望已久的,将给自贸试验区设想的投融资便利化带来制度性的安排。一旦FTA账户开设运转,自贸区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下的资金业务将通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划拨也将基本自由,兑换和投资业务也将不断推进。
上海商品交易中心隐现
5月份以来,自贸区金融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金改“第二季”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从已发布政策来看,5月14日,银监方面发布《关于试行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银行业监管相关制度安排的通知》,构成了自贸试验区银行业监管的基本框架;5月19日,保监会支持上海自贸区的首批细则落地,简政放权是主基调,体现在自贸区里的保险公司今后在机构、高管、业务等重要领域将享有更多自由;上海保监局被赋予更多的监管权限,是保监会放权基层、属地化监管改革的重要一笔。
从金融市场建设的最新进展来看,中国人民银行5月已印发《关于同意上海黄金交易所设立国际业务板块的批复》,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方案已原则获批,中国将在上海建立面向境外投资者的贵金属交易市场。此前,上海自贸区已经建立了容量达2000吨的金库,采用物流和仓储同步前进的模式,为国际大机构和银行等参与做好铺垫。目前上金所正在积极筹备国际板,完善交易规则及风险控制设计。而作为央行组建的交易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将利用上海自贸区平台,计划组建“上海国际黄金交易中心”子公司作为运营方,交易拟采取人民币计价,接受离岸人民币投资。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半年关于上海自贸区黄金国际板的交易细则会很快出台,下半年可正式投入运转。
金改“第二季”的进展远不止黄金国际板一项。在5月20日由交行与国际金融协会联合举办的“2014年中国经济论坛”上,上海金融办主任郑杨透露,上海清交所在自贸区建立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块力争在年内推出;证券交易所建立国际资产交易平台;中国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及其他金融要素交易市场,也在研究如何利用自贸区的优势设立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或者开发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业务。
这些未来将建立的交易平台可让海外的机构通过平台参与国内市场,实现金融开放的同时带动人民币国际化,即推动人民币逐渐变成商品交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而此前人民币在这方面使用尚少。
在外界最为关注的负面清单方面,自贸区管委会副秘书长李军表示,2014版的负面清单正在制定中,目前负面清单内有190大项、1049个小项,未来将被进一步压缩30%左右。对于自贸区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郑杨表示,应将境内与境外打通,不能搞区内外完全隔离。自贸区资金流动现行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未来将转换为“一线放开,二线管好”,即容许适度渗透、配合有效监测,充分发挥自贸区的福利优势和辐射功效。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