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红星
《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近日发布。作为“十三五”时期指导医药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指南》既明确了当下我国医药工业存在的不足与困难,也指明了医药工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为医药产业提供鼓励和政策支持
“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无论何时都应该排在第一位。《指南》对于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医药行业监管持续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药品注册分类调整,注册标准提高,审评审批速度加快,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推进,全过程质量监管加强,将促进技术创新、优胜劣汰和产品质量提升。同时,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实施,环保标准提高和监督检查加强,这对医药工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指南》中,包括移动医疗在内的“互联网+医药”占据了一席之地。例如,支持企业建立基于信息化集成的研发平台,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模拟筛选、成药性评价、结构分析和对比研究,提升药物研发水平和效率;采用“过程分析技术”(PAT),优化制药工艺和质量控制,实现药品从研发到生产的技术衔接和产品质量一致性。提高医药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设计水平,建立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