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夜谈
岁末年初,地产论坛的“热度”剧增。
正逢地产业有所回暖之际,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各类代理机构,抑或是地产研究机构或者媒体,个个都想乘着岁末年初的黄金时间“玩儿”一把活动营销,各路年会、颁奖、论坛、研讨层出不穷。上至学界专家、公司老总;下至营销公关、房产小记,无一不是四处“赶场”,疲惫不堪。
由于年底“场子”太多,专家学者这一“稀缺资源”年底“走穴”成风,若不提前许久预约,很有可能“档期”安排不过来。即使“档期”安排过来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观点也很容易一再重复,失却亮点。笔者就曾经连续两日参加主办方不同的两个论坛,第二日,发现有一半专家都是昨日论坛上的“熟人”,演讲的内容大同小异,第二天见诸报端的内容自然也难有新意可言。
一位在开发商从事营销的朋友曾经告诉笔者,举办论坛的好处是“花小钱可以办大事”,其今年在某个新盘开盘之前曾经操盘做了该区域投资价值的论坛,花费不过数万元,但因为选题精准,投资者的关注度高,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转载量数百篇,无论对于新盘销售还是企业品牌的提升,都达到了同等投入下传统的广告手段无法达到的良好效果。但此后,公司再也没有举办任何地产方面论坛,因为“并不是每个新盘都能找到这么精准的选题”。而一旦选题吸引力不够,传播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即使见诸报端,也难在网络世界里获得大量转载,更别说营造影响力,提升品牌和销量了。
笔者了解到,举办一个论坛下来,小的几万元,大的动辄上百万元。若是按近两个月广州市的地产相关论坛举办频率,粗粗一算,仅花费的金钱成本都远超千万元。若是这样一笔大额投入“打造”出来的却是无数次高度重复的观点,沦为占据着公共资源的文字“鸡肋”,无法给地产从业人员或者关注地产的投资者们带来任何新颖的见解和指导性的内容,那么,无论是从地产企业金钱上的投入、人力成本上的花费,还是从公共资源的占用上看,都是一笔极大的浪费。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