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地产  > 正文

取消限购频现一日游:地方政府不断试探监管底线

2014-06-28 11:51 来源:信息时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遭遇寒流,国内取消限购的风声愈发强烈。此前多地市场传出限购松绑的消息,但都表现得“犹抱琵笆半遮面”。近日,沈阳、广州、福建等地,更被报道已事实上放开限购,但都是“只做不说”。

  如今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6月25日正式发布文件,从而成为明文确认取消限购的国内第一城。不料“螃蟹”并不好吃,不到一天呼和浩特就因“打印错误”撤回文件,此后便再未发布新版的文件。

  此前沈阳也传出过取消限购的消息,但这个“短命政令”隔日便夭折。如今呼和浩特取消限购,也变成了可笑的“一日游”,终究未能逃过“政府放风-媒体关注-政府辟谣”的怪圈。

  取消限购频现“一日游”,一方面让人啼笑皆非,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如今关于楼市调控博弈的白热化,地方政府不断在试探中央的“底线”。

  事实上,与过去两年一有地方试探放松限购就被叫停不同,这一次中央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默许。在此之前住建部就明确表示,宏观调控政策是鼓励和保护消费需求,遏制投资需求,每个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即便如此,几乎所有的事实性限购松绑的城市,仍在媒体的追问中予以否认。地方政府即使有微调的意愿和政策,但也是锦衣夜行。归根结底,这既是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同时也是因为近两年监管层对地方限购松绑约谈、问责、叫停之事时有发生,在其他同僚都低调做事之时,哪个地方政府都不敢做那出头鸟。

  然而,越来越明显的问题在于,一些本来就以刚需为主的三四线城市,其实也没必要限购,不过是陪旁边的一二线“太子”读书而已。既然监管层多次表达了分类调控之意,那么是否取消限购的决定权就在地方,而近日松绑限购也符合“分类调控”的基本原则,为何放松限购还是成为不能触碰的红线?所谓的分类调控究竟应如何进行下去,中央层面最好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否则,地方政府就只能不断试探下去,对于调控的长远性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责任编辑: 马迪]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