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 廖佳)2013年即将落幕,回顾在岁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2014年中国经济的目标增速成为国内、国际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此次会议上,决策层释放出淡化GDP指标信号,力图在中长期改革与短期增长之间、在转型升级和合理速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和黄金点。
2014年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元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对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至关重要,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
此次会议明确2014年宏观经济目标的定位是——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不能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
上述表态再次传递出决策层坚决“不简单以GDP论英雄”的工作思路,这正是决策层所倡导的“短长相宜、标本兼治”的治国经济策。
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12年,中国GDP达到52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这种高速增长背后,资源高消耗、生态环境恶化成为社会之痛,也带来了发展的“后遗症”。
12月以来,全国将近20个省份的104个城市先后遭遇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水平。级级升高的预警,正是环境对旧有经济发展模式发出的警示。
转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决策层深刻地意识到,既不能再以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换取高速增长,也不能单纯靠投资、出口拉动增长。中国经济必须走上一条提质增效的新发展之路。
正如诸多专家表示,中国经济确实处在由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的进程中,但增速减缓并不意味着衰落,中国经济放慢步伐是为走得更好。
实际上,新一届领导集体今年以来,在宏观调控上频频释放出“主动降速”的信号。比如:中组部发布通知明确,改进地方官员考核体系,不能仅把GDP作为政绩评价主要指标。但这是否意味着,GDP不再重要呢?答案是否定的。此次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对现阶段中国而言,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速以保证就业。如何把握好“稳”与“改”之间的度,考验着政府的智慧,也考验着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因此,“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显得尤为关键。
对于明年GDP目标到底是维持7.5%还是继续调低,众多机构和学者的预测存有差异。其实,在市场还在纠结与某个具体数字时,中国经济运行的“合理速度”早已明确。决策层刻意淡化GDP指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调控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在推进改革路上坚定前行。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