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互换协议可使瑞士央行将其大量外汇储备投资于中国债券市场;瑞士各大银行处理人民币业务的可靠性将大幅提升,将吸引世界各地区的客户
中国人民银行与瑞士国家银行日前签署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210亿瑞士法郎)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是瑞士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发展的关键先决条件,标志着瑞士向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
人民币离岸中心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窗口,是中国政府认可和担保的境外大宗人民币交易机构,通常可理解为在中国大陆以外经营人民币存放款业务、投融资业务的金融市场。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闸试点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20多个境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近几年,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等纷纷抢滩,欧洲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今年3月,法兰克福和伦敦先后签署建立人民币清算机制的谅解备忘录,逐渐在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这令瑞士金融业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对于人民币离岸交易这种额度密集型业务而言,一旦领跑者大幅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落后者再想紧跟甚至赶超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瑞士全力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原因在于这将有助于其分享中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的红利。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全球头号出口大国、再到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在国际经贸赛场上一次次蟾宫折桂。目前,瑞士已成为中国在欧洲第五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瑞双边贸易额增长126%,达到595亿美元。同时,中瑞相互投资也稳步发展。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的第六大外资来源国,而中国对瑞士投资也正快速增长。7月1日,《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这表明,将瑞士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联系起来,已成为瑞士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
随着中瑞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签署,瑞士央行得以将其大量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投资于中国债券市场,丰富瑞士央行的外汇储备种类;瑞士各大银行处理人民币业务的可靠性将大幅提升,吸引中国、瑞士、欧洲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现有和潜在客户;瑞士企业也将降低贸易与投资成本,推动在中国市场上的生产与销售。瑞士银行家协会的评估认为,瑞士和中国在金融业方面是天然合作伙伴,瑞士的人民币业务规模有望以此为契机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增长。
毋庸置疑,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清算银行所在地,瑞士在这场攸关金融业前途命运的竞争中绝不会静坐观望。面对中国和欧洲这样大的经济体量,并且考虑到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欧洲需要3至4个大型人民币离岸中心。各离岸中心将具有不同定位并各有侧重,如伦敦或将主要关注机构投资需求,并且在离岸人民币产品层面寻求发展,而法兰克福将把重点放在企业对人民币日常管理和融资的需求上。从当前的发展态势看,欧洲形成人民币“多中心”格局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