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大陆经济  > 正文

棚改政策不断出台:还上经济欠账 补上民生短板

2014-08-06 09: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原标题:棚户区改造将拉动哪些需求(热点聚焦)

  如今,一场改善民生、助力经济的社会工程——棚户区改造正在轰轰烈烈展开。据统计,2013年全国已改造各类棚户区320万户以上,2014年计划改造470万户以上。日前,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工作力度。《通知》称,目前仍有部分群众居住在棚户区中,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专家指出,棚户区改造是今年的重头戏之一,在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同时,也可以对冲当前楼市下滑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棚改政策不断出台

  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我国推出了棚户区改造民心工程。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过去几年中,全国约5000万平方米棚户区被改造,近100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

  今年以来,中央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近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有效解决棚户区改造中的困难和问题,扎实推进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棚户区改造工程明显提速。北京市政府最近计划到2017年底完成棚户区改造15万户。棚户区改造的房屋拆迁补偿将全过程公开,对于棚改的百姓尽可能实行就地安置。

  吉林省政府提出2014年至2017年,全省计划改造城市棚户区503万户,基本完成6000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海南省政府近日明确,2014年至2017年,全省各类棚户区规划改造16.12万户,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贵州提出,加快推进集中成片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和零星棚户区改造。

  改善民生拉动经济

  棚户区改造实为利国利民一举多得的好事。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在改善棚户区居民住房条件的同时,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改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专家分析,棚户区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能带动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据测算,加大对棚户区的改造力度,将使棚户区改造投资对房地产投资的拉动增加2.29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增加0.43个百分点,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增加0.21个百分点。

  贵州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认为,在目前工业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经济要保持平稳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投资领域,既不会带来产能过剩,又能消化部分过剩产能,还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棚改就是很好的投资领域。

  目前全国楼市成交出现下滑,业内人士预计,短期内房地产低迷的情况难以改变,而在全国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将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据悉,今年棚户区改造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比重将达到5.2%,比2013年提高2.4个百分点。

  棚户区改造还可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奠定基础。专家认为,要使大量新进城的新转移人口达到居者有其屋的目的,在保障房体系建设中,棚户区改造可能是入手的重要途径。

  继续加大改造力度

  未来,棚户区改造力度将继续加大。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省级人民政府要抓紧审批棚户区改造规划,将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棚户区纳入改造规划,重点安排资源枯竭型城市、独立工矿区和三线企业集中地区棚户区改造;市、县有关部门要共同建立棚户区改造项目行政审批快速通道,加快项目审批;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全面推行安置住房质量责任终身制,加大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力度。

  土地供应、资金问题是保障棚户区改造顺利完成的关键。对于土地供应,《通知》明确编制了用地供应计划的责任主体、实行宗地预安排制度并落实到具体地块、确定供应宗地的开发强度和配建条件等多方面的措施。

  如何解决资金缺口?“未来将在落实财税支持政策的同时,继续加大金融债券支持力度。国家开发银行已成立住宅金融事业部,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积极支持符合信贷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齐骥表示。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