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间发布对所属科技产业公司进行整合重组的公告后,中国重工的股价第二天就有所反应,10月14日,公司股价涨出了年内新高,盘中最高达7.1元/股。公告显示,中国重工将采取“新设”方式组建4家控股公司,对旗下16家科技产业公司进行重组整合。
或为承接大股东相似资产
昨日,记者试图联系中国重工方面,不过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告已经发布,能够公布的内容已经在公告中公布,如有后续消息一定会及时公告。
据了解,此次中国重工重组的16家公司中10家为全资子公司,6家为直接或间接控股的公司,其中包括原属707所的七所高科等3家公司,原属711所的齐耀系统工程等4家公司,原属716所的杰瑞电子等3家公司,以及原属725所的青岛双瑞等6家公司。而这也就说明中国重工的大股东,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正式拉开了军企改革的序幕。
公开资料显示,中船重工承担了中国海军80%以上的主战装备的研制任务,去年历史性地将核心军工资产—大型水面舰船总装业务注入上市平台中国重工。目前,中船重工旗下28家科研院所已经完成了“一所两制”改革,平台公司性质的科技产业集团已经搭建完毕,未来将有四大科技控股公司作为这批科研院所上市的载体,再一次开创军工院所改制的先河。
按照中国重工目前公告的内容,公司拟按照科技产业公司分别设立4家控股公司。其中包括,七所控股有限公司下辖七所高科等3家公司,齐耀控股有限公司下辖齐耀系统工程等4家公司,杰瑞控股有限公司下辖杰瑞电子等3家公司,双瑞控股有限公司下辖厦门双瑞等5家公司。
对此中国重工投资者关系处副处长王善军公开表示,这是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将为以后做准备。目前成立这4家科技产业平台,是为了将来承接中船重工相似资产的注入。
但是,王善君向记者表示,未来的资产注入并不会仅依靠这4家科技平台。据了解,中船重工旗下共有28家研究所,并且在中船重工内部已经并行设立了科技产业集团,管理中船重工的科技产业,而这一科技产业集团起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对于此次中国重工的重组,有分析师表示,公司已经成为军工企业改制的先锋,对科技产业公司重组标志了中船重工旗下国防科研院所改制进入实质阶段。设立科技控股公司是为了实现众多科研院所及下级单位在改制、证券化过程中的平滑过渡。
订单充足但业绩下滑
10月13日晚间,除发布了对所属科技产业公司进行整合重组的公告外,中国重工还发布公告称,中国重工拟向中国进出口银行申请重大军工任务流动资金优惠利率贷款。主要内容为中国进出口银行拟向公司所属的子公司提供合计90亿元的优惠利率流动资金贷款,贷款期限为4年到7年。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1月份至8月份,87家重点监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1亿元,同比增长12.4%;而利润总额受到个别企业大幅亏损的影响,仅为33.8亿元,同比下降13.6%。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明显。
对于造船业的效益下降,王善君表示,上述统计主要针对国内民船业务,而这次申请贷款的主要是针对军船业务。另外,他还表示,此次增长的主要是与国防建设相关的订单,企业要用一部分自有流动资金,但是由于任务量大,客户给我们的预付款是不够的,需要借助流动性贷款。
从中国重工半年报业绩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28亿元,同比下降11.48%;实现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下降22.84%。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中还表示,上半年,公司新承接订单494.36亿元,其中军工军贸与海洋经济产业、能源交通装备及科技产业新接订单额为154.8亿元和115.1亿元,两项合计占新承接订单总额的54.6%,体现了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战略。截至2014年6月底,公司手持订单1485.76亿元,其中:军工军贸与海洋经济产业手持订单921.6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2.75%。能源交通装备及科技产业手持订单90.54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16.35%,两项合计占手持订单总额的68.12%,公司手持订单结构继续优化。
另外,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重工今年年初增发完成了对大船、武船核心军品总装业务,此次90亿元贷款,表明重大军工总装及配套业务将进入实施阶段,有助于中国重工军工行业的稳步发展和旗舰地位的巩固。 ■本报记者 杨 萌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