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汽车维修价格透明了 险企还会被4S店“绑架”吗
上个月,由交通运输部牵头,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中国保监会、公安部等10部委,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自2015年1月1日起,汽车生产企业要向授权维修企业和独立经营者公开汽车维修技术资料;汽车原厂配件要允许授权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或终端用户转售;并且要通过编码制度,建立可追溯配件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紧接着,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就发布消息称,《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与标识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已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并有望于今年年底出台。
这意味着,汽车维修业将面临全面洗牌,4S店不再是“唯一”、有资质的维修机构将兴起,车辆的售后价格将回归合理水平。而对于2013年车险业务未能实现盈利的各大财产险公司来说,汽修产业链的规范,也将是车险行业的一次革命。而业内人士认为,这也将成为车险费率改革的铺路砖。
险企为配件虚高买单
今年年初,一位购买了价值80万元左右进口SUV轿车的车主陈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其车辆的某个零部件在4S店中的价格将近5万元,且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然而,位于北四环的一家汽修店中,原厂零件只需要一半的价格。
在记者随后的采访中,汽修店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透露零件的具体来源。但是一位在美国拥有同款汽车的车主表示,此零件在美国的维修价格不过国内4S店售价的30%。而这一切,与国内汽车行业常年的垄断不无关系。
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中保协联合发布的“汽车零整比”报告中,某款车的零整比系数竟高达1200%,就是说,如果把这款车所有的零部件全部更换一遍,所花的钱,可以再买12辆相同的车。而这“11辆车的差价”,最终却由消费者和保险公司买单。
虽然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汽车厂商主动调低了车辆的零配件售价。但是,维修的“主动权”仍掌握在4S店手里。
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公布了2013年的年报,但财险公司的承保利润情况普遍不理想,车险业务除了上市险企外,基本全线亏损。
对于车险行业的亏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车险渠道,几十亿元、上百亿元资本的保险公司,轻易被几百万元资本的4S店绑架,明给暗送,车险手续费成了很多4S店的最大收入来源。”
不过,这种格局,或将很快被打破。
险企或将不再驻点
《意见》指出,自明年起,汽车生产企业要公开汽车维修技术资料,汽车原厂配件要允许授权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或终端用户转售,并且要制定实施汽车维修配件分类及编码规则、汽车维修配件流通规范等技术标准。此外,还要鼓励行业建立可追溯配件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发展第三方的汽车维修配件认证机构,强化配件质量和信誉保证,并与保险、第三方机构进行测评,建立企业服务质量“黑名单”制度。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和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近日发布消息称,《汽车零部件统一编码与标识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已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审核并有望于今年年底出台。
而这两个意见稿,都指向了“沸沸扬扬”的车险费率改革。
零件编码和黑名单制度,在实现汽车维修的透明公开的同时,要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给第三方有资质的维修机构发展的机会。因此,保险公司可以从中进行有效比价,引导消费者购买价廉物美的产品,摆脱4S店的“绑架”。
当售后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时,一直困扰着广大消费者的“买车容易,养车难”将得到解决,而消费者对于车险产品的选择余地也将更大。此前,有调查显示,在选择车险产品时,为了理赔方便,消费者更爱选择那些“驻点”的险企。
因为进驻汽车4S店的保险公司,车子一旦出险,保险公司的驻点人员就可以在最短时间里查勘定损,并利用三方协商确定的工时费和零配件价格标准,当场“共同确定修理费用”,确保受损车辆最快速度内得到修复。
在北京某车友群中,记者随机采访了近20名车主,询问他们购买车险时会如何选择保险公司。基本上每一位车主都表示会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保险公司,但是选择范围基本只限定在会入驻4S店的几家保险公司。某4S店的维修人员也建议记者,在买车险时一定要购买“联保”(即驻店)的保险公司,不然在维修时会比较麻烦。
不过,这种“观念”在未来也将会发生改变。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如果引入了专业的第三方维修机构,因为有零件编码和黑名单制度,维修价格会十分透明,因此保险公司可以和维修机构进行合作,有效提高理赔的速度。而消费者,也可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维修网点。
其实,驻店与不驻店的保险公司在理赔效率方面,并不是“天壤之别”,根据北京保监局最新公布的北京地区第三季度车险理赔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35家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的结案周期为19.2天;5000元以下非人伤案件结案周期为16.8天;“结案率”达88.52%;“承诺达成率”98.04%。
不过,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新的汽车维修制度将会成为福音。但是对于4S店来说,可能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尹力行)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