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孟庆德家的奶牛养殖场。 朱美娜 摄
图为孟庆德家的奶牛养殖场。 朱美娜 摄
图为孟庆德家倒掉的牛奶。 朱美娜 摄
中新网南京1月13日电 (田雯 申冉)“现在问题已经解决了,公司正常收购,还是原来那个价格,4块钱一公斤。”13日下午,江苏省丹阳市司徒镇谭甲村奶农孟庆德,在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记者。但对于只收购到2015年6月份,孟庆德仍略显无奈:“以后怎么办,现在还没什么想法,到时候再说吧。”
奶企恢复收购至6月,奶农或卖牛
连日来,江苏多家媒体报道称,丹阳奶农孟庆德自2014年12月15日起,因原本收购其牛奶的丹阳康力乳业公司突然拒绝收购原奶,20多天来已倒了数万斤牛奶,损失近十万元。
经过媒体的报道,1月8日,江苏省农委下发《关于稳定奶业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协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积极收购,力争做到不拒收、不倒奶、少限收、少卖牛。
孟庆德表示,目前,康力乳业已经愿意继续收奶,直到2015年6月份,不过,双方没有签订合同。“已经收了好几天了,我们每天上午去送,每天送的量不一定,有多有少,多的时候一天会送过去600多公斤。”1月13日,孟庆德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至于康力乳业会不会一直收购到今年6月,不收购以后以养殖奶牛为生的孟家有何打算,他表示,还没什么想法。
不过,孟庆德的儿子孟凡森此前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说,面对目前的亏损,“只能卖一部分牛,然后换一点饲料,继续维持。如果说一直没有收购牛奶的话,那没办法,只能够把牛都卖掉了。”
市场冲击奶源过剩,个体养殖发展空间小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在江苏某大型奶企工作多年的资深员工13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很多奶企出于成本考虑,都愿意生产复原乳,而不生产巴氏奶,复原乳不需要使用生鲜奶。“向奶农收购1公斤生鲜奶,大约4元左右,但是按照1公斤奶粉兑7.5公斤水生产复原乳来看,1公斤成本大约是两块多钱。”
该人士还透露,早在2013年奶业市场红火的时候,江苏多家大型奶企购买了国外进口奶粉的期货,目前还需要先把这些存货使用掉,因此也就不需要太多生鲜奶。
此外,随着伊利、蒙牛等大型奶企到长三角地区建设万头奶牛牧场,再加上上海光明乳业、江苏部分奶企自建牧场等,长三角地区的规模化牧场越来越多,奶源过剩,这对个体奶牛养殖户都带来了冲击。
“国外奶粉的价格这么便宜,企业为何要花4块多的成本去购买鲜奶?”这位员工反问记者,“更何况这些年来,农业部门大力支持规模化牧场建设,保证奶源质量。需要制作巴氏奶的鲜奶,企业多数都从自己的牧场拿奶。在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个体奶户首当其冲被放弃也是很自然的事。”
该人士坦言,2013年“洋奶粉”因为“肉毒杆菌”事件,进口量大幅减少,导致当年奶价高企,很多个体奶农趋利入市,大规模增加奶牛数量。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受进口奶粉和液态奶增多、国际原奶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全国奶源过剩。
对于进口牛奶越来越多、国内乳业公司不再收购个体奶农的生鲜奶而纷纷自建牧场等现象,该人士分析称,主要原因还是个体奶农的生鲜奶在各项指标上,不达标现象普遍存在。而乳业公司自建牧场的话,对生鲜奶品质以及奶牛养殖的管理上,都会更加规范。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丹阳康力公司的印证,据悉,康力公司在去年建设了自己的牧场,牧场已开始产奶,自己生产的奶成本更低,而且质量可控,又因为市场不景气,自己产的奶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向奶农收购。
丹阳市农委副主任杨祥金表示,个体奶农要确立尊重市场规律的意识,一切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运作,不能价格高的时候拼命养。
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型奶企自建大型牧场的越来越多,这对规模化、规范化养殖,以及控制牛奶品质,都是比较好的,因此对个体奶牛养殖户的冲击会比较大,个体养殖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个体养殖户也会越来越少。(完)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