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16日电(记者李荣)“新常态”下市场主体出现新变化。直接面向除上市公司之外企业“金字塔”塔身的产权市场,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定位和走势,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占据京津沪渝四大全国性产权市场“半壁江山”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新任总裁钱琎认为,以调整、混合和增资为特征的新国资改革与以大众创业为特征的科技创新建设,将成为产权市场新定位的“基准”。与此同时,交易对象的覆盖,将是“大额小众+小额大众”。
产权市场源起于上世纪80、90年代上一轮国资改革之时,以政策上明确国资必须“进场转让”而兴起。
“如今,产权市场在推动国资国企转让调整的同时,与新一轮国资改革的‘新’相呼应,已有了创新探索的新空间。”上海联交所副总裁吴红兵说。除了提升存量盘活能力之外,增量融资正在兴起,私募投资、创投基金和投行机构不断涌入,资本市场属性日渐增强,交易主体日趋社会化。
产权市场正在形成一系列新的“承接”功能。在多元资本之间进行交易“承接”,为新一轮国资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提供专业化市场通道。去年,上海产权市场共完成各类企业增资交易金额达206亿元,同比增长2.5倍。
在国企存量盘活与战略新投资之间,产权市场也成为“承接”环节。交易人员说,产权市场存量转让的价值发现功能在增强,华泰保险公司项目挂牌价为25亿元,通过产权市场竞价,成交价超过44亿元。与此同时,存量转让和增量投资“两翼联动”,锦江国际集团在产权市场公开挂牌转让上海的2家酒店,盘活资金近30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真正用市场化方式,打通产学研用之间的瓶颈,产业、资金、项目、人才等关键要素之间的有效流动和匹配。产权市场正在全面参与创新创业的融资交易领域。
创投和私募等投资力量,在创新创业要素之间发挥着“穿针引线”的功能。上海市国资委人士说,目前,产权市场已成为创投和私募投资基金的二级市场,成为进入与退出的重要渠道。去年,上海产权市场上受让主体为创投和私募等投资机构的交易占比增长近四成。
产权市场的特征是非标准、非连续交易,以往给人的印象是“卖厂房、卖设备、卖大比例产权”,说得形象一点就是“大额小众”。但在产权市场的探索创新中,就交易规模的覆盖而言,已开始出现了“大众小额”的交易空间。
在资产交易中,上海产权市场正在形成房产等不动产、机动车等移动器械和一些文艺收藏品的交易板块。吴红兵说,发挥中国产权交易报价网“跨地域、零时差、高效便捷”的优势,从产品多样化、方式便利化和渠道网络化入手深化服务,“小额大众”的资产网上交易方式正在住宅、车辆和文化艺术资产这些热门交易品种中表现出生命力。
去年,上海产权市场上有超过3000人次的自然人直接参与了此类资产的竞价交易。以上海市中心一路段22套住宅的转让项目为例,标的展示期间,有超过1000名自然人同时现场查看。邮票、钱币、磁卡等文化艺术类资产项目,每次网络竞价均能吸引数百人在线参与,同时在线竞价人数最高时达到近300人。
[责任编辑: 宿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