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庞大的航空市场和急速上升的旅客数量,让中国的天空常被比喻为印满钞票,而这其中,“空中互联网”业务绝对可以算的上是一座未被开采的“金矿”。在众多航企对空中上网业务摩拳擦掌之时,昨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东航获悉,该公司已率先获工信部批准,在21架飞机上向旅客提供“空中上网”服务, 这也是国内首次批准这一服务大范围使用。一位知情人士更透露,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航企获得工信部放行,由此,一个封闭多年的百亿级市场已是波涛汹涌。
航企早已有备而来
“东航是在上周五拿到工信部的‘空中上网’业务许可,接下来还有一些程序上的准备工作,比如拿到卫星站的相关执照等,但由于飞机上网改装工作早已完成,所以1个月内21架飞机将可实现空地联网”,东航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另外,公司计划到2017年至2018年,完成全机队的上网硬件改装。”
另据介绍,根据工信部的批复,东航将在21架“互联网”飞机上利用亚太6号卫星通信系统,覆盖航线先期圈定上海到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多伦多等地,以及北京、广州等干线市场。
事实上,近两年来,各家航企都在空中互联网业务上煞费苦心。国航和海航也早就启动了这项业务的测试工作。南航也多次表态看好空中互联网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因为工信部一直没有对“空中互联网”制定相关管理规定,所以要商业化还要循序渐进。但其实,此次东航21架飞机获批,可以看做是空中互联网的“准商业化”。
“东航以及其他航企之前在1、2架飞机上进行的测试飞行,就是给工信部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资料,所以,此次东航批量飞机被允许向旅客开展‘空中互联网’业务,相信会更快推动行业发展,也会促使国家相关管理政策尽快出台。”东航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场规模可超百亿
事实上,在“空中互联网”业务上,国内航企起步较晚。现在,国外多家航企已经实现了全部干线航班覆盖WiFi网络,但也正是因为长期没有解封,让不少航企认为,国内空中互联网业务一旦开闸,将呈现飞速发展之势。
此前,在珠海航展上,一些航空业界人士估算认为,按照中国民航年均运送旅客3.6亿人次、人均飞行2.5小时计算,一年就有9亿小时的飞行时间可以利用。专家预测,国内民航互联网产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未来五年会保持年均30%的增速,整个民航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对于上述算法,一位长期研究“空中互联网”的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来看,千亿规模并不容易实现,但要达到百亿级还是很有可能的。总体来看,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人数之最、商机之广,无国能及。且根据空客公司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这两大因素叠加,让空中互联网业务“钱景”无限。
多种商业模式探索中
但不容忽视的是,针对“空中互联网”服务的盈利模式,各方还存在分歧。民航专家綦琦认为,目前,美国空中上网费大概为每小时几美元到十几美元,在欧洲一小时的收费约为十几欧元,如果按照这样的收费,可能中国消费者比较难接受。而东航也证实,接下来,21架飞机推出的“空中互联网”业务暂无收费计划。
不过,东航转型办副主任张弛进一步介绍,从现在情况看,“空中互联网”的商机有两大方面,一个是这项服务本身可吸引更多高端商务客户,增强航企的竞争力,“根据之前的问卷调查结果,在京沪线上,八成乘客表示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选择可以空中上网的航班”。
另一方面,就是“空中互联网”可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京东相关负责人就曾公开表态,对于电商行业来说,“空中购物”将成为一片新蓝海,一个庞大而优质的机上电商消费群体正在形成。在机上网络产业生态圈成熟后,空中购物这一新消费模式有望成为常态。在电商探索新蓝海的同时,航空公司也瞄准空中电商,去年底,国航、深圳航空、山东航空以及京东、东软集团等数十家企业成立国内首个空中互联网产业联盟。
“‘空中互联网’业务,等同于在空中创造了独特的入口资源,聚集了非常优质的高端客户群体,这样的入口可以和航企本身业务以及创新业务结合。比如,可以开展空中社交等活动。另外,也大大拓宽了机上免税品的销售,因为此前,航企只能采取飞机带多少免税品就卖多少的方式,但有了互联网,旅客可以在飞机上下单、付费,到机场取货或快递的方式购物。”张弛分析。
另据了解,国内不少航企都计划,在空中上网的登录页面上,接入叫车、酒店预订等服务。綦琦也称,虽然现在盈利模式不甚清晰,但可以看出空中互联网服务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相信在未来大规模使用中,航企和消费者一定可以磨合出适合WiFi航班的商业运营模式。
[责任编辑: 吴晓寒]